万向_万向注册_登陆平台-首页
万向_万向注册_登陆平台-首页
全站搜索
当前时间:
导航菜单
轮播图
文章正文
门徒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    文字:【】【】【
摘要:

  门徒注册,首页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参数测试;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参数辨识控制策略

  电力生产过程中,作业危险点无处不有,稍不留神就会酿成事故,危险点指的是在作业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地点设备或行为等。继电保护专业的工作涉及面广,而且是在二次回路上开展,其一次设备通常还在运行,所以在进行保护作业前,要执行很多的安全措施。这些措施如执行不全或不认真去执行,都可能造成开关误跳闸。因此必须从措施本身和执行过程中找出危险点加以预控。危险点预控就是在作业前,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作业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设备事故的一种方法。通过危险点预控可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性,保证继电保护正确动作;增强作业人员对实际存在的危险点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地防止因作业人员随意或不自觉的动而导致违章作业;弥补由于操作人员技术业务不精、作业流程不熟悉等引起事故发生的不足;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继电保护专业主要的现场工作包括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检,新装置的安装、调试及竣工检查以及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异常处理工作等。危险点就是在现有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方、部位、行为等。按照危险点的性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静态危险点和动态危险点。

  一般作业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此类。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设计不完善或制造和安装、检修质量不良造成的,比较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现场作业产生长期的影响。如工作现场照明不足、插件接触不良、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能力差等。

  一般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则多属此类。这类危险点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的条件变化才出现。如在保护现场作业中需要改变安全措施,致使工作人员短时间内失去保护;定期试验中做安全措施时PT二次的短路或接地CT二次的开路、失灵启动母差、启动载波机跳对侧开关;在工作中发现工作人员身体不适或因为种种原因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引起对人和设备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问题等。

  每一种继电保护的作业都有不同特征的危险点,如果在作业前不调查、不研究、不分析,凭空制定危险点控制措施,这样久而久之必然要出事故。因此作业危险点的制定,应深入现场实地调查,根据作业任务,对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卡,结合现场条件、二次回路带电作业及保护的二次回路图纸等进行审核。危险点控制措施应该是全过程的,从项目开始一直到项目结束。制定的控制措施时应组织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制定好的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必须在开工前向作业人员交底清楚,并指定专人落实,必须实行全过程专人监护。对已执行的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和隐患,以便今后预控措施制定更加完善,落实更到位。

  危险点有大小、轻重、缓急之分,而且控制难度也不一样,所以对预控工作应分层次。对单位、部门、班组、个人应分别明确预控重点和落实责任,达到各有侧重、层层把关,形成严密的预控络。如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作业前要求对作业环境和有关设备系统的图纸充分了解,通过讨论提出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大型作业要报单位领导和生产部门审核审批。

  一般静态危险点是固有的、长期存在的,对作业人员的威胁是永久的,不采取彻底的更改措施是无法消除的,所以必须尽最大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危险点,同时兼顾现实可能性和经济性,一般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对于新建工程要认真把关。对于已经存在的危险点应该结合大修进行技术改造,彻底消除。如有的老变设备,安全距离不合格,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必须进行改造,更换设备,加装微机防误装置。

  (2)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危险点,可采用设置现场警告牌、加装围栏或隔离挡板等,从空间上将危险点隔离。

  (3)强化现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措施。如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要防止电流互感器开路,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

  由于动态危险点带有隐蔽性和随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变化才出现,因此在现场作业开工前应深入分析和预测在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带有不安全因素和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可靠地安全措施,防止危险点的发生。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加以预控。

  (1)合理安排现场人员的工作,防止由于人员因素而在工作中产生危险点。如对技术比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工作必须由技术骨干担任,对于出现过的习惯性违章的人员应加强教育监互;对有危险的工作,除了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外,还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带领和监护;对体质不适或精神状态不佳的人员,适当安排从事比较简单的工作或暂停其工作。

  (2)防止误动设备或接触带电设备。在现场作业必须防止因工作人员靠近或接触运行设施,造成误动设备或触电事故。有些二次系统的工作,如校验或更换保护装置,需要倒换或停用CT、PT或直流电源,必须考虑对其它运行设备(如母线保护等)的影响,若可能造成误动或拒动,必须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加以防止。

  (3)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措施。对在现场作业中可能产生工作人员行为不当的危险点必须从强化安全措施着手加以防止。从以往的教训可以看出,许多事故都是由于工作人员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因此应结合本单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发生自然或人为故障后得到有效控制的屏障,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限制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本章是在总结多年来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并紧联系继电保护专业工作的性质,探讨了继电保护专业工作危险点分类、危险点的捕捉、危险点控制原则等。说明危险点预控是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到事先控制,消灭事故的一种措施。并介绍了扩建技改工程继电保护工作流程图,体现了危险点的预控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继电保护人员本身素质,因为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做并要靠人把关,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继保工作人员的技能,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现场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继电保护人员作业行为,保证标准化作业,以保证继电保护人员安全和质量,从而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周玉兰,詹荣荣.2006年全国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情况与分析.北京:电网技术.

  [3]王维俭.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电力技术系统在工业上有三大支柱:第一是发、输、变、配电等设备上经济性、可靠性、可控性的稳步提高;第二是对各种各样继电保护、安全闭锁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动作速度与动作率的提高;第三是包括发电厂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内的自动化系统的调节、适应性与控制性能的提高,确保电力系统在一定情况下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实现平衡,保持稳定。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安全防护、继电保护和安全闭锁装置是电力系统最基础的的安全卫士,失去任何一项都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行业始终坚持的宗旨就是“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经济效益为中心”。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条例中明确规定,凡是可能引起事故的一次电气设备都必须安装防误装置。电力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检修、管理,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进行考虑,“安全”都必须是第一要务。防误装置的设计必须实现以下五个功能:一是防止误分、误合开关;二是防止带负荷进行拉、合隔离刀闸;三是防止带电进行挂接底线;四是防止带接地线拉合开关;五是防止误入带电间隔。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五防功能的有效运行,就必须在电气设备上装设微机五防系统或闭锁装置。常见的有机械闭锁装置、程序锁、电磁闭锁装置、电气闭锁装置等等系统。同时装设的防误装置应该具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可靠、便于维护等特点,确保尽可能不增加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复杂性。在拥有先进的锁闭设施同时应该配有专用的解锁工具,并且防误装置应该选用符合国家产品标准,经过专业部门进行鉴定的产品,不应该影响开关、隔离刀等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杜绝因为电力人员误操作而引发事故,应该加强防误装置的管理。明确防误人员专职专责,建立防误装置操作的具体制度,对各种型号的防误装置进行认真系统的分析,做好基础工作,把防误装置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落实到实处;对相应的开关、刀闸、电动按钮以及继电器设置防误碰装置,专用电源配备独立控制开关,防止工作人员误触误碰,增加不同的附件达到防控形程的目的。

  继电保护是保障电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实行双重化配置是为了防止因装置拒动而导致系统事故的有效措施。如果保护装置在故障发生时准确、快速的动作,将会有效地遏制事故的恶化,起到保护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作用。但是在设计时要求注意装置之间应该避开任何电的联系,电压与电流回路、断路器回路与保护配置回路必须独立,做到每一套保护措施都不相互影响。这些原则都是电气二次设计的基本要求。应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双重化配置不应该采取不同厂家不同原理的不同产品,不同的厂家在设计图纸与软件编程规范上不尽相同,这样不能确保电气二次设计的规范化与维护运行。同时要做到人员工作到位、设备维护检修到位,对设备运行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与对比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处理,尽量降低设备故障与大规模事故。

  光纤纵差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它具有传输信息量大、中继距离长、防雷电与抗干扰性能好的优点。作为电力系统的主保护,光纤纵差保护系统主要由保护装置、光通信系统与光通信接口设备组成。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就是纵差保护原理的基本理论依据,它通过比较两侧电流方向与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保护线路上的短路现象,再决定是否做出保护动作。但就当前的应用状况来看,光纤通道大多采用复合光缆OPGW,在发生倒塔等严重线路时就会伴随着光缆断裂故障,对承担着大电网系统快速保护的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时就必须做到整体考虑,在继电保护室到通信机房之间铺设接地铜线,施工时采取外屏蔽层两端接地,这样可以降低影响内屏蔽层两端接地的高频段共模干扰,同时降低低频段的容性耦合。对提高电力系统的输电供电灵活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二次系统工作性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于整个电力电网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分析电力二次系统抗干扰与接地等问题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常用的二次系统接地种类有:①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常常是为了让系统正常工作而采取的接地方法。例如在需要降低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时,采用中性点接地的方式运用在110kV的电力系统中,同时中性点接地也可以应用在两线一地的双极高压直流输电中。②防雷接地:避雷针、避雷器等防雷设备都必须配备相应的接地装置来把雷电引入到大地,以防止雷击事件。③安全接地:设计中采取电气设备外壳接地的方法来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次系统的常见干扰源有:电磁耦合干扰、射频干扰、内部电子元器件干扰、雷电干扰、操作等产生的干扰。在电力二次系统的设计中,采取硬件上的抗干扰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信号的侵入,提高抗干扰的能力。主要的措施有①屏蔽:通过具有良好导电性金属制成的全封闭壳体来衰减和隔离电磁干扰。② 滤波、退耦与旁路抑制横模干扰:主要方法是采用滤波和退耦电路的交流信号输入通道的低通滤波器的抗干扰作用。

  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互感器应用的主要用途是为继电保护、仪表、测量提供电力系统的一次电流与电压信息。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参数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器的测量与计量精度和稳定可靠性以及电网安全与工程投资。电力系统向大容量的电网发展,光学式光电互感器也正走向实用。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光电互感器的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光纤局域网,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是电力电网系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标志。选用先进的电压电流设备,不仅能简化电气二次保护、测量装置,还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准确性与稳定可靠性,为整个电力系统带来时代性的变革。

  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的空前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以及自动控制技术产生了新的变革,为新技术的更好进行与推广应用做出贡献。同时,许许多多的新课题、新产品也伴随着新技术而诞生,这就需要科研、设计、制造等相关部门根据时代需要,不断推出经济、可靠的产品,为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确保电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吴斯雅.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探讨.《民营科技》.2012年6期.

  结合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电气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要素,它能够预防和消除电气工伤事故的组织与技术措施。因此对矿山电气设备设施的管理和技术研究,可以促进和进一步规范矿山企业的生产管理,有效的减少电气事故和伤害,提高企业效益。

  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内容有:健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矿山电气安全检查,实行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停送电制度加强安全教育以及技术的培训,做好电气设备安全资料的管理。

  在健全安全机构方面由于电工是属于特殊工种,其自身的安全系数比较低,必须做到持证上岗,设专人定期对电气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建立规章制度方面做到安全操作,加强电气安装规程,促进运行管理以及维护制度,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建立相应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特别是对高压检修工作中应落实监护制度,做好工作间断、转移以及终结的管理。

  矿山电气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有无损坏、绝缘电阻是否得合格,设备在部分是否出现了漏电的现象以及井下电缆的安全指数、各项保护措施是否接零或者接地操作是否正确,保护装置是否按照要求正常进行,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设备安装是否符合安装位置以及相关的制度是否完善等工作。井下电气应定期测定绝缘电阻,在各种接地装置中,要定期的测定其接地电阻,做好相关的保护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教育以及技术方面主要的是从工作人员掌握的电学知识以及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进行管理,要求作业人员要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生产知识,有关的安全规程。在独立工作中的电工,要进行电气装置的安装、使用、维护、检修,熟练的掌握电工安全操作的规程,掌握触电急救的技能;另外在矿山电气资料的管理中,应注重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对于重要的设备应建立设备档案,并保存相关技术资料及运行检修记录。

  矿山供配电井下电压等级分三级:一级负荷指的是因突然中断供电会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引起重要的设备遭损坏或者是报废,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二级负荷是因突然停电造成的直接减产;三级负荷是除了一、二、等级意外的其他负荷。

  非煤矿山使用电压:高压一般为6~10KV,通过变压器降压转变成380V.220V供低压配电作动力和照明使用,检修灯电压通过220V变成36V使用有利检修安全。

  在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中必须要采用矿用电气设备,主要分为矿用一般型和矿用防爆型两大类。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指专为煤矿井下条件的不防爆的电气设备,具有坚固的外壳,能够防止任何人员从外部直接接触带电体;有良好的封闭性,能防止来自不同方向水滴的飞溅,有防潮、防止外部固型物的性能;有电缆引入装置,并能防止电缆扭转,拔脱和损伤;开关手柄和门盖之间有机械联锁,同时在设备外壳的明显处有接地装置,并标有接地符号。这种电气设备,在其外壳的明显处,均有清晰的永久性金属凸纹红色标志“KY” ,这种设备按照BG12173《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制造。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适用于煤矿低瓦斯、高瓦斯和有煤尘与瓦斯突出、喷出的区域,根据其原理又分为10种设备类型。

  在矿山电气安全保护方式中,具体的内容表现在:在中性点接地方式中,要通过金属接地与大地相连或者是中性点和大地绝缘,在安全装置中促进安全生产;在接地和接零方式中,要使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电气设备接触的其他金属物在出现触电中要做好保护措施;继电保护中,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是微机智能继电保护装置,它能够在电力系统在出现故障时,及时的将故障进行切除,保障系统安全的运行;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漏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以及防雷保护方式。

  (1)绝缘―屏护―安全距离是防止人体触电,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故障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及工具与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35kv≤2.5m,10kv≤2 m ,380v以下≤0.1 m。

  (5)过电流保护―保护电气设备烧毁,引发火灾等危害。常用的保护装置有熔断器、热继电器,当过流短路时,保护装置跳闸、熔断起到保护作用。

  (6)防雷电措施―雷电放电现象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电流200~300A,放电温度可高达20000℃(2万度℃)破坏也极大。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器。

  电气事故主要有:触电、电击、电磁伤害、感应电压电击、静电、雷击、电气火灾、爆炸等事故。矿山触电事故中:非电气操作人员低压触电事故最多,电工在高压触电事故为多。从作业看带电作业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手执长杆物体接触电体,误登带电电杆和设备,误入带电间隔,设备漏电等。促进直接触电防护措施以及间接触电防护措施,能够加强电气作业的安全措施在保障了电气工作安全的措施中,减少了矿山电气事故的损伤,加强对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保障矿山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

  在研究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与电气安全技术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积极的落实促进成效,做到有效的预防减少矿山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矿山生产工作提供有利的生产环境。

  [1]杨国栋,张倩.推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改进煤炭企业安全健康状况[J].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2012(25).

  [2]孙锡良,朱向东.浅谈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10).

  1)操作人员的违章。具体表现在漠视倒闸操作相关规章制度,人员操作者有投机取巧的心理。2)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差。3)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如220kV代路操作、倒母线操作,一、二次操作的配合较为复杂,若运行人员没有相应的技术业务素质,操作过程稍有差错,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万能钥匙使用职责不清防误装置维护、检修、使用、管理职责不明确,倒闸操作填票、审核、模拟、执行、检查等环节没有详细的执行标准,或各项制度不能得到严格落实。

  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当人为因素造成失误时,只要有完善可靠的防误闭锁装置,也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4、其他专业引发误操作事故。如继电保护专业工作失误引发的误跳、合开关事故;检修人员随意扩大工作范围,越权操作检修范围邻近的设备,改变安全措施等造成误操作事故;调度人员误调度事故;因为防误装置不能达到“三同时”要求,由施工人员引发的误操作事故。

  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责任心,即使文凭再高,技术再熟练,规章制度再完善,操作计划书、指导书写得再滴水不漏,也有可能出事故。因此要对运行人员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思想教育,通过各种误操作的案例让运行人员认识到违章操作后果的严重性,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现场操作不论复杂还是简单,不论领导是否在场,都要认认真真地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制度,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员培养与需要不能同步,造成部分岗位需要人员提前上岗,而这些人员对设备性能、设备原理不能很好掌握,对事故不能及时、准确进行分析,而电力事故90%都是突发性的,运行人员不能准确、快速地分析故障原因,在慌乱中处理造成误操作,使事故扩大。因此要加大运行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各种培训班,积极参加单位及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班,组织运行人员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有关变电运行方面的规程制度,并不定期进行考试,以此检验学习的效果。变电站要经常开展各种演练,提高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以此提高运行人员处理事故和异常的应变能力,做到临危不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安全运行提供后劲。

  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当人为因素造成失误时,如果有完善、可靠的防误闭锁装置是可以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要切实落实防误操作工作责任制,站内设专人负责防误装置的运行管理,加强对运行人员防误闭锁装置使用、维护的培训,提高运行人员对防误闭锁装置性能、构造的了解,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发现防误闭锁装置失灵后要及时更换、维修,保证防误闭锁装置能够每时每刻都起到防误作用,遇到需要将防误闭锁装置退出运行的情况时,需要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退出运行。要制定和完善防误闭锁装置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运行人员不得随意使用解锁钥匙进行解锁,遇到操作因防误装置不能进行时,要查明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防止误操作。

  要求继电保护专业在严格防范本专业“三误”事故的同时,必须做好继电保护交待工作,将保护装置的压板功能、投停要求写入继电保护运行规程和现场工作记录簿。

  每年集训期间,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在变电站内给现场运行人员讲解,使运行人员清楚一二次配合的有关要求、基本原理和不按规定顺序操作的后果。为防范检修过程中出现误操作事故,要求所有接地线(包括检修范围内的地线装拆)必须由运行人员完成;检修工作结束后,所有设备必须恢复至开工时的状态。在遇到基建、改造工程时,要加强施工队伍的教育和监督,防范外来人员可能造成的误操作事故,严格落实防误装置与主设备同时投运的要求。

  有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就有倒闸操作;有倒闸操作,就有防误操作工作。抓好电气防误工作是项艰巨任务,要从大局出发,从现场入手,实行全面、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管理,积极推行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加强各种操作和设备的风险辨识,提出具体控制措施,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自我防误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每个电气操作环节的安全,超前控制,把误操作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

  [1]陈奕善,采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RCM)编制发电设备检修计划的介绍[M],2006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压器的平稳运行堪称最基础的内容。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各类设备自动化水平的高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高,电力电压器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对电力电压器进行日常运行维护,是保证其顺利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根本所在,进而将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电力电压器运维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对电力电压器进行预防性维修维护,进一步排查看不到的故障和事故隐患,保证电力电压器始终处于良好运转状态。因此,电力电压器运行维护的主要内容,也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避免电力电压器的绝缘线路出现破损及老化现象,保证其始终处于导线)避免自然条件造成的电力电压器故障,如雷电引发故障;

  以上这些运维工作,均指向一个目的,那就是保证电力电压器的安全可靠,为电力系统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资源。

  每天,作为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都要对电力电压器及其相关的配件进行必要例行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包括:检查电力电压器的日常基础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气体继电器是否处于满油状态、电力电压器外观是否完好是否存在不清洁是否存在漏油现象、电力电压器的防爆管是否完好无损;检查相关的套管是否完整坚实、电力电压器是否有过热现象;检查电力电压器的冷却系统运行情况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此外,如果电力电压器的运行外部环境恶劣,还要时刻监控电力电压器的运行状况,做好相应的预防性措施,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还要经常检查电力电压器周围是否存在隐患和障碍物,相关仪表是否能够处于正常状态等。以上各项,均属日常维护的基本内容,必须严格遵守。

  预防性维修维护是指在电力电压器尚未出现故障或问题前,提前通过隐患排查、日常检查等例行工作,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或问题提前进行排除,减小电力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电力电压器预防性维修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检查电力电压器的安装设计情况,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符合其工作条件环境;对电力电压器进行必要的外部防护措施,避免出现自然条件如雷击等原因造成外部损坏;保证电力电压器处于负荷要求程度下运行,避免长期的超负荷运行;要防止过电压操作现象;同时,配置相应的无功补偿装置。对电力电压器进行预防性维修维护,可以有效防止不确定故障,保证其输出优质电压。

  由于电力电压器内部线圈缠绕较为复杂,很容易出现电磁干扰的问题,这也是造成电力电压器故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短路现象对电力电压器的伤害可谓是最大的,甚至会造成巨大损失,在运维中要高度重视。

  雷电环境下,电力电压器也很容易受到较大的瞬间高雷电电压出现故障,雷电很容易击穿电力电压器的部分部件和绝缘部分,造成电力电压器瞬间报废。

  电力电压器瓦斯保护装置如出现报警或跳闸现象,则表明电力电压器出现故障,这也是一个需要多方面排查的运维难点故障。

  如电力电压器出现着火现象,则必须快速反应处理,避免更大事故的发生,这也是运维过程中需要高度注意的难点。

  (1)防止电磁干扰:要充分发挥预防性维修维护的作用,在发生此类故障之前就要做好对电力电压器的绝缘保护。一旦发生故障,要根据故障的特点判断是线路之间还是线路之外的干扰,然后根据相关定位系统准确找到故障点,及时修复。总体来说,防止电磁干扰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绝缘和有效接地。

  (2)防止短路:正因为短路对电力电压器的伤害很大,所以,作为电力系统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就加强防短路的措施,以积极有力的措施有效保护电力电压器,提升其耐受短路的能力。在运维过程中,要在尽量减少可引起短路的问题上下功夫,并及时测试电力电压器绕组的形变,防患于未然。防止电力电压器短路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2)对电力电压器进行接地处理,从而保证将高电压导入地下,保证电力电压器不受到高压雷电的影响。

  (4)瓦斯保护装置报警维护:要针对其报警情况检查具体原因和周围环境情况,做出综合判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电力电压器着火的维护:要迅速进行处理,断开断路器,切断电源,并将备用电力电压器投入使用,及时恢复供电。同时,停止冷却系统的运行,根据情况确定是否放油门放油,防止电力电压器出现爆炸。最后迅速用相应的灭火装置灭火。

  总之,电力电压器是我们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不但能够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而且能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对电力电压器进行科学运维,充分发挥其性能,才能保护电力电压器,保障其安全、有效、可靠、经济运行。

  [1]齐韶华,张秀丽.变压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与维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1(34).

  [2]谢荣安.变压器运行维护与故障分析处理[J].广东科技,2010(12).

  [3]马红霞,李绍强,马敏.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的方法探究[J].科技传播,2011(12).

  [4]唐述勇.浅谈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J].科技传播,2011 (09).

  [5]王万龙.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方法[J].电工文摘,2010(01).

  2汽轮机保护系统故障回顾 我厂2台25MW汽轮发电机组系长江动力集团公司武汉汽轮发电机厂设计制造,型号为C25—35/3,汽轮机用油为30号防透平油,控制系统为全液压调节系统,保安系统操作箱内装有磁力断路油门、超速限制电磁阀等保护机组安全的关键部件。近两年来,汽轮机保护系统曾发生过几次较典型的故障。

  2.1保护执行机构拒动 1999年12月24日17时05分1号机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旋转隔板突然关闭,负荷降至零,锅炉安全门动作。事故前1、2号机带抽汽并列运行。事故发生后检查保护继电器时,电超速保护中间继电器(6ZJ)动作(3360r/min),转速表记忆最高转速达3526r/min,经分析认为是1号机二抽止回阀没有全关,2号机抽汽倒流引起。事故后检查电磁滑阀没有复位。后经现场拆验清洗电磁阀,暂时消除了卡滞,20时45分1号机并列。在后来小修抽汽阀解体检查中发现阀杆断裂,执行机构拒动,止回阀没有全关。

  2.2磁力断路油门卡滞 2000年2月5日17时16分因磁力断路油门误动停机,只是因为采取了预防超速的临时措施(故障后快速关闭抽汽齿轮阀门,再手拉油开关与系统解列),机组才没有再次超速。事故后检查热工、电气保护继电器没有动作,磁力断路油门没有复位,判断与上次事故原因相同。由于有上次的经验,本次事故处理顺利,19时33分机组并列。经分析磁力断路油门卡滞的原因认为是由于电磁阀机械和液压部分引起的。

  2000年2月20日8时50分1号机因低油压保护动作(8ZJ继电器接点闭合)而停机。停机后进行了低油压保护传动试验动作正常,于10时55分并列;14时22分电动油泵自启动(12ZJ接点闭合),为保证机组安全运行,把低油压保护退出。经分析此次停机事故原因是压力控制器性能差,抗振能力弱,因振动引起误动造成的停机。

  2000年3月12日16时42分1号机停机,停机后未见异常,于17时53分并列。事后分析有可能是停机继电器35ZJ误动引起。但因35ZJ不带自保持,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2000年3月17日12时08分1号机停机,停机后也未见异常,于12时39分并列。本次事故后加装了36ZJ用以监视35ZJ动作,加装了3ZJ自锁装置以监视发电机主保护动作。

  2000年4月3~7日1号机小修,进行了热工保护系统传动,并更换了磁力断路油门。

  2000年5月6日20时31分1号机因轴向位移保护动作(9ZJ继电器接点闭合)而停机。21时03分并列。这次停机也是热工保护误动引起的。分析动作原因认为是保护装置元件抗干扰能力差,受外界干扰(振动、电压波动等)误动等原因。

  以上六次事故具体情节虽不尽相同,但不外乎保护执行机构拒动、电磁阀卡滞、热工保护继电器误动等原因。

  3.1.1电磁阀的机械部分 在1999年10月的小修启动试验中,曾发生磁力断路油门电磁阀卡滞现象。即热工保护动作后,按动保护复归按钮,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打不开,滑阀不能复位。后经拆验清洗滑阀后,按标准进行组装,电磁阀动作正常。12月24日事故后,又出现同样情况。分析是弹簧失效、预紧力不足,弹簧端面不平整及组装电磁阀时各螺栓紧力不均匀造成的动静间隙不均等机械原因引起的滑阀卡滞。

  3.1.2电磁阀的液压部分1999年大修后没有进行可靠的油循环,就进行电磁阀传动试验,造成油中机械颗粒杂质进入滑阀与套筒(壳体)的间隙内,引起滑阀卡滞。

  3.2设计考虑不周 公司汽轮机热工保护在系统设计、保护信号的选用、检测仪表的安装位置及保护用继电器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原热工保护系统设计中,润滑油压过低保护仅由一个压力控制器采用“一取一”方式,且动作于停机,可靠性差。真空过低保护采用二次表接点带保护的方式,也动作于停机,可靠性差。1号机的润滑油压检测信号各压力控制器均安装在振动较大的地点,易发生误动作。

  3.3产品质量不良 保护用的45个中间继电器,所有接点外露,易受灰尘污染,出现拒动。接点间隙较小,有振动时,可能出现误动。导线与继电器直接焊接,继电器无法拆下校验,是整个保护系统最大的缺陷之一。

  摘要:根据保护系统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可能出现的误动作和完全消除可能出现的拒动作的原则,从解决磁力断路油门卡滞保护不能复归事故出发,结合电厂实际情况,分析影响汽轮机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

  转贴于 4提高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厂组织了几次研究论证一致认为,完善和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是实现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淘汰所有不可靠继电器,进行检测信号及继电器可靠性改造。

  要定期化验油质,进行油液磨屑颗粒度检测,同时加强油液进货渠道管理,补油时要采用专用滤油机。大修期间必须对油系统进行彻底清洁,清除油泥和其他沉积物,机组启动前应首先进行大流量油循环,直到油质合格后再进行热工试验。运行中应坚持每二值滤油制度,滤出油中水分和杂质;保证油系统排油烟机和滤油器工作正常,加强运行中汽封压力的调整,减少轴封漏汽。

  4.1.2提高装配质量 在检修过程中,每名检修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电磁阀的结构、性能和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检修措施(如组装前应将保安操纵箱外板及油孔清理干净;做好滑阀和壳体间的间隙测量;未装入弹簧时,芯杆及电磁滑阀应动作灵活无卡滞;做好弹簧的自由长度测量;组装时应确保螺栓紧力均匀,防止壳体变形)以达到设备能够安全、长久使用的目的。

  4.1.3定期进行热工保护的检查试验 热工人员对保护联锁系统的检修维护要规范化,项目、周期都要明确,定期对系统进行检修、测试、传动和清理。应明确汽机大小修和日常定期维护试验项目。在机组冷态启动前,必须进行保护联锁试验,试验应在现场模拟工作条件进行传动,严禁在盘后端子排处进行模拟试验;机组运行中也应定期活动电磁阀,避免卡涩。经验表明:认真做好热工保护联锁试验是防止电磁阀误动拒动的必要手段。

  4.1.4选用制造精良的器件 选择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的厂家生产的合格的器件,对壳体、滑阀、弹簧等零部件进行拆验、测量,制造公差应符合技术要求。

  4.2进行热工保护系统的优化改造对原热工保护从检测信号的选用及安装位置、保护回路、保护电源等方面进行改造。

  4.2.1改进设计 润滑油压低于0.0196MPa停机信号按照“三取二”的优选回路,将低于0.054MPa起动电动油泵和低于0.0392MPa起动汽动油泵的两个信号各取出一个接点,接成逻辑“或”功能再和低于0.0196MPa主信号接成逻辑“与”,这样只有当油压真正低于保护定值时才能引起保护动作,而使润滑油压过低保护更加可靠。原真空保护选用的是二次表的接点,现在改为电接点真空表及真空控制器两接点逻辑“与”作为停机信号。

  将推力轴承回油温度达75℃引入停机信号。将电气主保护跳闸继电器增加记忆功能,使所有停机信号均能记忆,完善了记忆系统。增添了36ZJ继电器用以监视主停机继电器35ZJ,使主停机继电器亦具有记忆功能,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将交流24V电源供电的继电器改为有备用电源箱的直流24V电源供电,大大提高了汽轮机保护系统的可靠性。重新布置继电器盘面,新的盘面对继电器开关及端子排进行了合理安排,原保护用继电器均在1号控制盘左右两侧,选用新继电器后只新装一块继电器盘。另外各控制盘开关、按钮等采用直接接线,也起到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作用。

  4.2.2继电器选型 继电器在保护系统动作信号与执行机构之间起着联接和传送作用,在整个热工保护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动作信号,保护动作就是误动;有了动作信号,保护不动就是拒动,因此必须选用质量性能完全可靠的继电器,它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原保护用继电器没有防尘罩,接点间距较小,各接线直接焊接,使继电器无法拆下校核,且接线杂乱,检查线路十分困难,是整个保护系统最大的缺陷,也是此次热工保护改造的重要内容。这次我们选用的DZ-30系列中间继电器,后接线牢固可靠,查验检修十分便利,接插式继电器安装方便,接触优良,防尘罩透明严密,经校核动作可靠,接点距离合适,各方面均符合热工保护的要求,为整个保护系统的可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3施工在选定继电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盘二次线的配接,为了减少故障点,将原电缆直接改上新盘接线端子,尽量减少了中间环节。另外,对检测信号仪表的安装位置进行了改动:将润滑油压等四个控制器,从振动较大的安装地点,移到了合适的位置,以保证信号的可靠,避免振动引起的误差。在润滑油压过低保护的测量回路中,安装了报警用电接点压力表,使报警与保护达到一致,消除了原报警与保护两路测量引起的差。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企业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最先在检修作业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实践证明,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对于人身事故的超前控制和预防,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通过分析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危险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增强调度员安全意识,杜绝习惯性违章,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尤为重要。

  1、接收检修工作申请危险点 工作申请内容填写不明确。如:检修设备名称不准确、设备状态要求和停电范围不明确等。 控制措施:工作申请票要规范填写,接受检修工作申请后,应与申请单位核对检修设备名称及要求的停电范围;核对该设备的接线方式和运行状态,停电范围是否满足检修需要;规范使用设备双重编号;履行复审程序。 2、运行方式批复危险点 控制措施:加强正常方式分析;避免N-I故障时变电站110 kV及以上任一电压等级母线全停运行方式;机组检修和电网设备检修应沟通协调,做好安全校验工作,防止局部电网送电或受电受阻;了解一次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二次方式的影响和要求;严格执行二次整定原则,无法按原则整定时,应经总工批准;认真做好负荷预测,了解送网计划,正确反映电网潮流方式。 3、新设备启动方案危险点 控制措施:深入现场熟悉设备和有关图纸资料,核对设备名称编号,明确设备管辖范围,确定运行方式和主变分接头。要求生产单位提出试运行计划,包括启动送电程序、试运项目、接带负荷、对电网的要求等。明白设备核相、试验要求。 4、电网设备临检危险点 控制措施: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备确实需要进行临检的方可批准临检。对临检设备须立即停运,可以请示有关领导立即停运,不需下达预告,但设备停运后需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时,则必须填写操作票,如果设备不需立即停运,则必须下达预告进行正常操作。 二、调度操作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 1、检修工作申请答复危险点 工作申请票不规范。如工作票中申请设备与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不一致;方式批复与工作申请不一致。 控制措施:工作票填写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时间应配合,工作要求应明确;申请设备应使用双重命名编号;工作申请人应由单位批准公布,并报调度备案;方式批复应与上级调度部门批复一致;特殊说明应填写清楚。 2、拟写调度操作票危险点拟票时未进行“四对照”,未考虑设备停送电对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影响。 控制措施:调度操作票的拟定要做到“两明确”、“四对照”:即明确检修申请和电网方式安排,明确操作任务;对照工作申请票及申请批注事项、对照操作注意事项、对照模拟盘检查现场设备状态、对照已执行的操作命令票和操作记录。 3、审核操作票危险点 调度员审核不细,操作票,操作内容不合理,方式调整不合理,保护未按要求调整,未考虑停电范围的影响。 控制措施:核对一次系统,包括系统内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实际位置有无接地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情况,正确预测进行操作时,系统潮流、电压的变化及可能对系统带来的影响。重要操作要进行调度潮流计算。要逐字逐句逐项审核操作票,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审核操作票中每项操作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4、调度操作危险点 误下令、误调度;调度员操作时的精神和环境不佳、操作前未做好危险点分析;其他调度机构有需要配合的操作;未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 控制措施:调度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操作时间尽量错开负荷高峰时段、系统其他地方没有事故发生;调度员应掌握电网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当班危险点分析,根据电网状况及时做好事故预想;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应做充分,明确操作目的;严格按操作票顺序执行,区间调度配合操作时,应移交清楚系统、设备状态,并按照规程规定原则操作;另外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发令人指令应准确、清晰,使用设备双重名称,操作时应有监护;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弄清情况、事故处理结束后方可继续操作。 5、多电源小区的操作危险点 控制措施:加强对自备发电机的用户管理。将其他电源全部停电,加强多电源用户的管理,制定防止低压线、合环倒电操作危险点 控制措施:合环点应该已核相;负荷预测,利用调度自动化进行潮流计算;由于运行方式需要,个别线路出现断路器可能设多套保护定值,做好定值的选择投入;严格按照顺序操作,防误合环操作。

  三、调度事故处理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 1、事故信息收集危险点 控制措施:调度员应全面收集事故信息,在未能及时全面了解情况前,应先简要了解事故情况,及时做好对系统影响的初步分析,根据系统情况,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核对相关信息。 2、事故分析判断危险点 调度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未正确了解事故影响范围及程度,不了解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 控制措施:调度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具备事故处理能力;调度员应准确掌握当时电网运行方式,对现场设备、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动作状况了解清楚,掌握调度规程规定的电压、频率异常、系统震荡等多种故障的事故处理原则;准确掌握各级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及时汇报相关调度,根据需要协助、配合事故调查、处理。 3、事故处理危险点 未能准确掌握电网运行方式;未遵守事故处理的原则,事故处理失误而造成事故扩大。 控制措施: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和分析,按原则进行事故处理,掌握事故处理引起的电网运行方式变化,考虑并注意事故处理过程当中潮流、电压变化及设备限额;事故处理要做到防止联系不周、情况不明或现场汇报不准确造成误判断,按照规定及时处理系统异常频率、电压,防止过负荷掉闸、防止带地线合闸、防止非同期并列、防止电网稳定破坏、开关掉闸次数在允许范围内、防止保护误投停。 4、运行方式调整危险点 控制措施:根据事故处理后的电网运行方式,按照稳定原则,及时调整系统运行方式 5、故障隔离与处理危险点 控制措施:调度员对电网结构、运行方式、潮流数据、保护配置、设备参数掌握不够,遇事即请示,延误工作,严格按事故处理原则办事,迅速隔离故障点,特别要注意对停电设备的恢复送电。

  四、调度自动化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 1、调度监屏危险点 数据监视不到位;遥测、遥信信息采集不准确。 控制措施:调度监屏不能只是等待告警提示,要主动查看变电站运行信息,特别是遥测数据与遥信的一致性检查,比如开关位置与测量、主变分接位置与母线电压数据是否一致;根据潮流计算,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通知自动化专责及时处理。 2、遥控操作危险点 控制措施:凡是操作,应有监护和防误操作措施,调度一般双人值班,就是考虑到此要求 3、调度自动化误操作危险点 遥控点号设置错误,遥控对象、性质选择错误。造成误操作。 控制措施:保证遥控点号的正确性,自动化改造结束验收时,与现场遥控试验,确保无误;进行遥控操作时,认真核对遥控对象、性质、防止误遥控。

  五、保护整定工作危险点和控制措施 1、定值单危险点 定值单不满足现场设备要求;不规范、不清晰、不齐全,如:定值单不满足TV、TA变比以及二次设备接线;定值单编号、执行日期、设备名称、保护装置型号,保护所使用的TA、TV变比等不规范。 控制措施:定值单的变更应按照定值通知单和调度命令执行,有疑问时及时与整定计算人员沟通;调度员在接收定值单时,应核查整定值通知单规范、清晰、齐全,符合要求。 2、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定值计算危险点 控制措施:整定计算人员应保证有关参数资料正确,熟悉有关图纸、现场设备情况,认真进行定值计算,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和核对,确保定值计算准确。 3、保护方式安排危险点 保护方式安排不合理。 控制措施:掌握保护运行有关规定,熟悉电网运行方式和运行情况,掌握保护配置情况和定值配合情况。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网调度是一项严谨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在各个环节存在着多方面的危险点。我们只有不懈地进行危险点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减少经济损失和事故发生的可能。

  [1]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网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S],2005. 2. 1

  超、特高压变电站二次作业标准化安全措施研究项目经过在500kV万龙二线万县变电站线路保护屏上实际运用,实现了变电站生产作业现场二次安全措施执行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效规避了现场作业人员误碰、误操作等人为责任事故发生的安全风险,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项目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将针对传统二次作业安全措施存在的问题,组织运行、检修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攻关团队,积极进行二次作业安全措施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工作,针对超特高压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和独有特点建立一套超特高压变电站二次作业危险点控制档案,同时开发、制作一套进行二次作业安全措施布置的辅助安措物资,并通过实际应用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二次作业安全措施标准化体系,从而规范现场作业要求、提高现场工作效率,为二次作业提供人身、设备的安全保障。

  此项目实施成功后,不仅可以应用到超、特高压变电站的二次作业安全措施执行工作中,同时由于超、特高压从技术上所具备的先进性和复杂性,该项目也具有向下兼容性,也可以应用到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同类工作中。技术成熟后,可在全国电力行业范围内应用推广,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控制水平。

  2.1运行安全措施包括普通标示牌、“黄马甲”标示牌、围栏、红布幔(或红色粘胶带)、保护压板启停防护罩、绝缘垫、安全提示标签。

  2.2现场运行安全措施的设置由运行人员在许可工作前,按照本设置的要求布置完成。运行人员受理二次设备检修工作票时,应认真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2.3保护室、控制室、通信室等室内进行变电二次设备检修,应使用普通标示牌、“黄马甲”标示牌、围栏、红布幔(或红色粘胶带)、保护压板启停防护罩将检修设备(区域)与运行设备(区域)进行隔离。

  2.4高压设备区域进行变电二次设备检修,现场围栏、标示牌设置应按照《变电一次设备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设置规范》执行。

  2.5.1普通标示牌是指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设施标准》(国家电网科[2010]362号)制作的“从此进出!”、“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禁止分闸!”等标示牌。

  2.5.2工作屏前、后面挂“在此工作”标示牌。标示牌应悬挂在醒目位置,不应放在地上。

  2.6.2操作“黄马甲”标示牌应由运行人员进行,未经允许,其它人员严禁擅自开启“正在运行”屏(柜)门。操作“黄马甲”标示牌应由两人进行。

  2.6.3当屏(柜)内装置需要工作时,运行人员将所需工作的屏(柜)门上“正在运行”插片抽出,翻转至“在此工作”面,插入卡盒上边缘(水平安装)或左边缘(垂直安装)卡口。工作结束后,运行人员验收完毕,立即关闭(柜)门恢复“正在运行”插片。

  2.7.1所需工作的屏(柜)门内若保留有运行的装置或设备,运行人员必须用红布幔(或红色粘胶带)进行局部隔离。

  2.7.2工作屏(柜)左、右相邻的屏(柜)前后应使用红布幔(或“黄马甲”标示牌)进行明显标志隔离。

  2.7.3红布幔应使用透气性良好的纯棉布料制作而成,四边应使用红线拷边,必要时红布幔可以制作成网状。

  2.8.1二次设备区域使用的围栏应符合国网公司VI标识的要求,禁止使用简易的带、绳。围栏设置应牢固,围栏的支撑点间距不宜超过3米,相邻两段围栏为无缝连接。围栏制作标准见附录1。

  2.8.2口袋型布置:工作区域简单,则用围栏或围栏与“黄马甲”标示牌相结合的方式将工作区域围成口袋型,通道口设在保护室(或控制室、通信室等进门口),且保留一个进出口。

  2.8.3封闭型布置:运行设备区域简单,则用围栏或围栏与“黄马甲”标示牌相结合的方式将运行设备区域围成封闭型。

  2.8.4混合型布置:围栏、红布幔或“黄马甲”标示牌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呈口袋型、封闭型。

  2.8.5工作区域复杂,室内所有屏(柜)制作有“黄马甲”标识牌,则每个工作区域可以不布置呈口袋型,但必须采用混合型布置方式将工作区域与运行设备区域隔离。

  2.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装置的启(停)应按照现场规程,根据当时一次设备的状态进行操作。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启(停)操作应由运行值班员按照调度命令或现场运行规程执行。

  2.9.2投入保护压板,应将连片夹入桩头两垫片之间,拧紧上、下螺帽,检查压板是否夹紧;插拔式连片应可靠插入。

  2.10.1若保护室、控制室、通信室未安装防静电地板,则变电站应配置数量充足的绝缘胶垫。

  2.10.2若检修人员需要在运行的电流、电压二次回路上工作,则运行值班员应在工作屏后的地面上放置绝缘胶垫。

  遥控操作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含调度端、集控站、就地自动化系统等操作,应在操作台显示屏相应位置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以及“禁止分闸!”的标记。

  3.2.1在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通信及自动化系统屏(柜)上或附近进行钻孔、打眼等震动较大的工作时,应采取防止运行设备误动作的措施,必要时向调度申请,经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同意,将有关装置或保护暂时停用。

  3.2.2钻孔、打眼等工作一般应由工作人员进行,若临时工进行必须加强监护。

  3.3.1在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通信及自动化系统屏间的通道上搬运或安放试验设备时,不能阻塞通道,要与运行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事故处理时通道不畅,防止误碰运行设备,造成相关运行设备误动作。

  3.3.2二次回路工作用的螺丝刀,必须用绝缘防护套包扎。使用螺丝刀紧、松螺丝过程中,用力要适当,严防误碰上下、左右端子造成短接、短路。螺丝刀绝缘防护套制作标准见附录1。

  电流(压)互感器停电进行高压试验时,若互感器二次回路与运行的保护装置有联系,则必须在该电流(压)互感器端子箱或其二次接线盒处将电流(压)互感器绕组与运行的保护装置进行完全隔离。在运行屏的二次回路上作业,对相关运行设备的联跳、失灵启动、闭锁等开入压板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5.1保护装置定值(微机保护装置是指各定值区的整定值)更改必须履行许可手续,严禁非继电保护人员擅自更改保护装置定值。

  3.5.2检验工作结束后,运行人员应打印保护装置定值,并与工作班成员一起逐项核对。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核对定值清单应作为检验报告附件备案。

  3.5.3远方修改定值,必须设置权限和密码,严格监护制度,核实无误后方可发出修改指令,并进行登记,修改人和监护人双方签字备查。

  采用具有较强伸缩性、不宜脱落变型、绝缘强度高的硅橡胶材料制成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用于电缆芯拆除后绝缘包扎,以保证拆除的电缆芯与运行回路之间可靠绝缘。以直径为1.5mm2、2.5mm2、4mm2电缆芯及环状电缆端头为样本,制作红色、黑色共4种类型的硅胶套防护端头,达到操作简便安全、使用规范美观的效果。

  采用具有较强伸缩性、不宜脱落变型、绝缘强度高的硅橡胶材料制成保护压板护罩,以防止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误投或误退压板。根据保护压板的种类,制作6种类型的硅胶套保护压板护罩,其中3种用于防止误投压板,3种用于防止误退压板,每种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印刷“禁止投入”或“禁止退出”的字样。

  采用具有较强伸缩性、不宜脱落变型、绝缘强度高的硅橡胶材料制成螺丝刀绝缘防护套,以防止因为使用的螺丝刀未做绝缘包扎处理而在作业中误碰运行端子造成二次短路、开关跳闸等事故。分别制作孔径为2.5mm2和4mm2、长度均为10cm的2种螺丝刀绝缘防护套,达到使用方便、外形美观、绝缘可靠的目的。

  采用绝缘强度高的硅橡胶材料制成印有“在此工作”的绝缘垫,其作用一是提醒作业人员区分工作屏与运行屏,防止走错间隔;二是代替常规的绝缘靴起到绝缘作用,确保二次作业涉及部分带电作业时的人身安全。

  制作印有“正在运行”等字样的绝缘胶布,为布置二次安全措施提供清晰的提醒,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红布帘,作为布置安全措施方便实用的新标准。

  采用压克力材料制作保护装置防护罩,并在其边沿安装能够在保护屏上使用的磁铁,达到隔离同屏运行装置、有效区分运行与非运行装置的目的。

  作者简介:林高翔(1985-),男,浙江乐清人,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区,工程师;李勇(1981-),男,浙江乐清人,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检修试验工区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工程师。(浙江 温州 325000)

  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安全生产,近些年来又对企业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本继保班多次仔细审视班组自身在二次作业现场安全防范方面所作的工作,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现简述如下:

  第一,工作强度大,员工安全生产压力大。我继保班现有员工33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劳动定员标准,目前继保班负担的工作任务至少需要配备71人。2010年,全班共收到并完成工作票846张、出工5246人次、加班871天,人均出工162天,人均加班26.4天。员工在承担了正常工作量两倍尤多的工作任务下,必然得面对因此带来的更大的安全生产压力。

  第二,班组队伍总体上存在着年轻化的现象,缺乏经验成为隐患。继保班现有的33名员工中,最大年龄34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24.3岁。近三年的新进员工13人,占到了总人数的39.39%。部分员工,尤其是新进员工比较缺乏工作经验,在二次工作现场难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的把控,成为了二次现场安全生产的另一个隐忧。

  第三,缺乏规范化的安全把控措施,没有一套规范化的措施来统一员工对现场的二次安全把控。

  第四,现有的安全隔离方法存在不足。目前,继保班比较通用的安全隔离方法是采用红色绝缘胶布对需要隔离、警示的设备、部位进行粘绕、粘贴。这种方法存在着不足,难以确保实施效果的可靠性。

  另外,经过大量的文献查新,可以了解到国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行业中对现场安全管理范畴的研究成果:一些文献论述了通过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性评价以达到提高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1]一些文献认为通过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严格执行各项现有的安全措施等方法可以有效防范作业现场的人身安全。[2]一些文献则认为通过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展开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通过分级安全控制可对电力检修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起到积极作用。[3]还有一些文献则认为通过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可以减小因安全事故而造成的损失。[4]而从制度的改进及安全辅助器具的研制与实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促进继电保护人员与设备的安全的落实、提高生产风险可控性的文献则鲜有所见。

  针对上述班组情况与相关领域研究现状,本文从新型实用的安全辅助器具的开发结合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制度建立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二次作业现场安全防范综合策略,其能够有效规范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防范二次风险;有效提高检修人员落实安全措施的工作效率,防止“三误”事故发生,有利于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电力检修二次现场安全防范措施问题的深入研究与调查统计,可将安全措施防范问题分为措施不到位、形式不统一、防范空白等三个大范畴。在三个大范畴中又可以罗列出九个细节问题,通过对细节问题的分析最终研制出了九种新型的安全措施工器具。通过新型安全措施工器具在二次现场的使用实现了对二次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的规范实施,统一了安全措施实施的形式,也填补了一些原本工作中尚未考虑的安全防范空白。

  (1)针对保护设备检修或消缺等作业时,对一些带电端子或与运行设备关联的界限端子难以进行有效隔离的情况,设计了端子排防护栅,有效实现了防止保护人员误碰的效果。图1为端子排防护栅实物。

  (2)针对保护人员进行开关传动或二次回路加压、通流等试验时,试验设备附近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易误入作业区域造成机械伤害或人员触电的情况,设计了保护工作语音提示器,实现了对相关人员的有效声光提醒。语音提示器盒体上设置有磁铁,使用时可将其安放于工作场所的主要设备本体上,接通电源即可进入自动探测状态。当工作人员在其探测范围内活动时,即可发出适合继电保护现场不同环境的语音内容,并同时输出一定时长的闪光信号进行警示。图2为保护工作语音提示器实物。

  (3)针对同屏柜不同继电保护装置分别停运检修期间对同屏运行装置的前后部分难以进行有效隔离的情况,设计了保护装置隔离罩,实现了对运行与非运行装置的有效区分,避免了人员误碰。保护装置隔离罩按照隔离部件不同,分为屏前保护装置隔离罩与屏后保护装置隔离罩。图3为屏前保护装置隔离罩实物,图4为屏后保护装置隔离罩实物。

  (4)针对同屏柜不同装置不同回路分别停运检修期间其对应的二次保险或空开难以可靠隔离的情况设计了二次保险隔离罩,实现了对相关二次保险或空开的有效隔离。图5为二次保险隔离罩实物。

  (5)针对同屏柜不同设备分别停运检修期间对同屏运行设备端子排难以有效地进行整体隔离的情况设计了端子排隔离罩,实现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对应端子排的有效区分。图6为端子排隔离罩实物。

  针对二次作业现场线缆芯金属部分的绝缘隔离存在防护不到位、措施不标准等问题,设计了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实现了防护的可靠性及措施的标准性。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线缆芯的有效防护,主要分为两类:压接式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和窝圈式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现场作业过程中,保护专业人员根据现场拆除二次线缆芯的线径不同,选择合适的防护端头对已拆除的二次线缆芯金属部分进行隔离。图7所示即为压接式二次线即为窝圈式二次线缆芯防护端头实物。

  (1)针对继电保护设备检修作业过程中对该保护装置涉及的运行回路压板难以进行有效隔离的情况设计了保护压板防护罩,有效防止了作业过程中的人为误投退操作。保护压板防护罩能够适应不同型号压板,包括对拔插式保护压板的防护及对联片式保护压板的防护。图9为插拔式保护压板防护罩实物,图10为联片式保护压板防护罩实物。

  (2)针对同屏柜不同继电保护设备分别停运检修期间难以对同屏运行保护装置二次压板进行有效的整体隔离的情况,设计了保护压板隔离罩。图11为保护压板隔离罩实物。

  (3)针对同屏柜不同间隔设备分别停运期间对运行间隔各类操作把手难以进行有效防护的情况,设计了操作把手隔离罩。图12为操作把手隔离罩实物。

  在以往的工作中,电力检修二次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基本上依赖于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现场安全的判断,根据工作经验与知识积累自行填写安全措施票。这种方式存在着现场安全措施实施情况与工作负责人的工作水平紧密相关,工作负责人容易遗忘一些安全措施细节,难以避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负责人也会遇到不熟悉的设备的可能等等缺陷。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设计典型二次安全措施卡,以对上述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处理与规避。

  按照继保班所管辖的变电所的电压等级高低,可将二次安全措施典型卡分为四种大类,即500kV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220kV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110kV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以及35kV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每个电压等级的二次安措典卡又按间隔分为多个小类。

  以温州地区220kV玉鹤变为例,220kV玉鹤变电站安措典卡集包括4个220kV线kV线kV母线kV母线间隔的二次安措典卡。二次安措典卡分类方式如图13所示。

  由于变电所各具其特点,且变电站总数众多,故各变电所各间隔的二次安全措施典型卡的设计均有其自身的个性。二次安措典卡的设计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班组内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提出某电压等级变电所的一套典型二次安措典卡;然后分派给参与项目的组员具体的同电压等级变电所,由组员在典型变电所二次安措典卡的基础上将具体的某变电所的二次安措典卡进一步细化、深入;最后由班组成立专门小组对所有二次安措卡进行审核,最终形成以变电所为单位的一整套二次安措典卡标准。

  二次作业现场安全防范综合措施已投入实际应用一年,与传统的举措相比,现场二次安全综合防范措施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产生了显著的实际功效。

  二次安全措施典型卡详细规定了二次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实施的次序和注意事项,针对不同间隔不同保护型号列出了详细的细则,使安全措施的实施流程规范化。

  每个间隔安全措施典型卡的建立都经过多名技术骨干人员的多次审核与确认,确保了现场危险点的无遗漏。

  现场二次安全综合防范措施的应用将现场安全措施处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化,各项安全措施的内容、步骤、操作方法都在安全措施典型卡中详细列出,即使是刚走上岗位的新员工或是对设备不是很熟悉的新进人员都能根据该典型卡很快地找到相应进行处理的部位,准确地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而新型安全措施工器具则普遍使用于各个变电站的相应设备或部件上,员工去现场工作时只需要携带一个安措工器具箱即可圆满得完成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在二次安全措施典型卡中,每一个压板的名称、端子排的名称、电缆编号的名称、空开的名称等都与实际的相应变电站中相应间隔的具体实物一一符合。安全措施实施人员只需对照典型卡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就可以保证安全措施实施的正确性。同时,整个典型卡的记录是事先打印而成的,页面整齐、规范,避免了因人为的字迹潦草或人为的记录差异造成其他人解读时理解错误,确保了二次安措实施信息的准确性以及记录的规范性,从而便于工作结束后进行安措恢复。

  现场的员工承受着较大的安全生产压力。现场二次安全综合防范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未雨绸缪,事前完成部分工作,确保在繁忙状态下当缺乏经验的员工面临大任务量的工作时能够稳定心理,避免造成安措不到位、考虑不细致等状况,以此来降低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并确保整个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1]徐建清.安全性评价在电力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5).

  [2]李清奇.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人身安全风险控制[J].电力安全技术,2009,11(4).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