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_万向注册_登陆平台-首页
万向_万向注册_登陆平台-首页
全站搜索
当前时间:
导航菜单
轮播图
文章正文
万和城娱乐-注册主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    文字:【】【】【
摘要:

  万和城娱乐-注册主页1.2对当前主要评估体系的思考尽管目前国内外相关评估标准比较成熟,但通过分析上述主要的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可以发现这些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后评估方式,即一般在建筑投入使用1年后进行,但众所周知的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前期的场地选择、规划布局、节能措施、材料选择、设备选型等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最终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后评估方式的滞后性,使设计者失去了在前期进行弥补和优化的最佳时机。而目前在建筑设计阶段的能耗模拟分析也往往在施工图完成后进行,一旦在模拟计算中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则基本上没有再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的动力。如何使建筑节能设计评估更方便及时地反馈给设计人员,以便最大程度地为改进设计而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1BIM技术应用于节能评估的阶段及目标通过上述对建筑节能设计评估的现状分析与思考,笔者认为应用BIM技术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评估应区别于其他相关评价方式,主要在建筑前期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即以预评估的方式出现。其目标应不仅仅局限于对某建筑的节能效果作出评判,而更应着眼于为建筑节能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准确的参考。虽然当前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计算机进行能耗模拟分析计算已是普遍的评价方式,但相比成熟的后评估体系,这样的评价往往不够全面,重定量分析而轻定性分析,综合性和系统性有所欠缺,且由于技术上的局限,通常能耗分析软件专业性很强,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完成,造成了建筑设计与能耗分析、建筑专业与设备专业一定程度的脱节,不利于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和效率提升。BIM技术的出现使得建筑设计与节能设计可以结合得更加紧密,使建筑师能更加直观地对所设计的建筑进行节能评价,促进设计方案的优化完善。

  2.1BIM可提供足够详细的数据信息建筑节能设计及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起来的建筑模型所含信息有限,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节能的评估,需要专业人员输入大量的数据,既费人力,耗时也较多,这就容易造成建筑能耗分析往往成为建筑设计后的附加工作,难以对前期的建筑设计产生影响,即使根据分析结果来对设计进行优化,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效率不高。而BIM提供了设计信息极其完整的设计模型,只要模型达到必要的详细度和可信度,就能在前期设计阶段完成能耗分析,实现对建筑节能设计的预评估。

  2.2BIM可实现数据信息的可交互操作尽管能耗分析软件数量众多,但这类软件通常需要不同的接口,采用不同的数据形式,彼此之间兼容性较差,往往需要重新建模并输入大量的专业数据,造成建筑节能各项评价之间比较孤立,综合性较差。BIM技术可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由于其支持IFC(IndustryFoundationClass)标准和GreenBuildingXML(gbXML)数据传输协议,使得建筑信息模型和大量第三方分析应用软件之间有了良好的接口,可以将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数据传输到分析软件,从而实现单一数据平台上各个工种的协调设计和数据集中,解决了建筑设计和节能过程中数据流被割裂、重复输入、数据流失、出现信息歧义和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2.3BIM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精确控制BIM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设计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管理、直至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因此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工程的各个环节,保证工程质量。BIM精确的建模及碰撞检查技术可以使各专业设计相互矛盾冲突之处在设计阶段就得以被发现,避免在施工阶段频繁出现设计变更,造成延误工期乃至返工的情况。模型里详细的材料、构造、工程量、造价、生产厂家等信息使施工过程更加精确地被控制,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而这些信息也使得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更加方便,做到可视化管理。可以说,一个准确、详细的BIM模型可以真正达到“所见即所得”的程度,为预评估提供了最接近实际的对象,使预评估线BIM技术应用于节能预评估的方法

  2.3.1建立评估体系建筑节能设计预评估的关键首先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准确地预测建筑建成后的能耗情况,就评估的内容而言,预评估与目前国内应用的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无本质差别,但由于预评估在项目前期进行,其评估内容主要针对设计阶段。参考GB/T50668-2011《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国内评价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规划、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系统、给水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室内环境等方面

  2.3.2建立建筑三维信息模型建立信息准确详尽的建筑信息模型是进行预评估的基础,模型包含的有效信息越丰富,预评估的准确度与详细程度也就越高。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维建筑设计软件有Autodesk公司的Revit、Graphisoft公司的ArchiCAD、Bentley公司的MicroStationTriforma等,尽管其各自特点和优势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以BIM技术为核心的参数化设计软件,建筑师运用此类软件建立起一个包含足够多预评估所需信息的建筑信息模型,如建筑的场地信息、周边建筑、道路、建筑材料、构造、物理性能以及设备等各专业相关数据,为建筑节能设计预评估各项指标分析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2.3.3数据信息分析及评估在建筑信息模型完整建立的基础上,将模型信息导入性能化分析模拟软件,如Ecotect、GreenBuildingStudio、EnergyPlus、DOE-2、IES等,可对建筑规划设计、围护结构、设备系统、室内环境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提取、计算、分析。在此模拟分析基础上,结合预评估的内容体系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各专业,进行优化调整。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的提升。城市建筑不断的增加,建筑施工绿色施工管理是当前建筑企业所要改进的。为了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能源和资源的过度损耗,重视绿色施工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为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提供发展方向,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一些建筑单位对于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建筑施工中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在我国建筑单位对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缺乏该有的重视,在管理方式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不足的问题,管理制度没有有效的参照数据,使得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缺失相应的科学依据和事后评估报告。相关的建设施工管理方式和验收管理方式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对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制度运行造成一定的阻碍。

  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对建筑施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落实,还要注重建筑工程流程的评估和监督。当前一些建设单位在施工管理中没有相应的评估环节,对于施工管理只是停留在制度的管理上,没有对建筑施工管理过多的关注,对管理制度的落实,相关的监督机制和监督部门还不够完善,从而使得建设施工管理上不能体现出管理的协调性和规范性,使得施工工程不能有效的配合,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性不够紧密。在施工管理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由于涉及的环节比较多,这就使得监督体制不能很好的开展,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受到制约。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方案和施工环境设定相对比较繁琐、结构比较复杂。由于管理人员对创新理念不够重视,使得施工管理不能有效进行。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比较缺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在建筑施工中,不能发现问题的所在,制约了建设工程施工工作进行。一些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日常的审核时,由于专业水平的问题,很难发现其中的隐患,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意识不高,这些都使得施工管理创新制度难以开展和落实。

  在建筑工程中,根据目前管理人员综合性人才缺乏的情况,应该要加强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培养,以此来满足管理人员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需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模式的完善,更应该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并且能够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绿色施工管理和建筑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树立工作责任意识,提升工作的积极性[1]。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技术,对相关人员进行指导,更好的培养实践性人才,保障绿色施工管理在建筑管理创新中有效进行,同时满足施工管理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建筑施工有序进行。

  为提升建筑企业的效益和效率,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强管理创新是很有必要的。确定好绿色建设施工方案,从而为建筑管理创新提供有效保障。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图纸应该做好审核工作,保证图纸的整体质量[2]。加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减少部门之间的内部矛盾。确定控制体系主体,采用分级负责的方式,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对绿色材料的管理,结合当前的市场变化,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创新完善,对所需要的材料严格进行选购和配置工作,从而确保施工材料的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工作,确保建筑材料各项参数能够符合绿色施工标准。做好施工人员的调配,关注相关人员的状况,加强施工队伍之间的沟通,落实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从而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保证绿色施工管理有效落实。

  在建筑施工中,评估和考核是用来调整和控制施工情况的手段,能够有效保障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定期及时对建筑工程施工状况和人员施工规范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于能够在最早的时间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和调整。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规范化的监督,落实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方案。注重对施工安全风险和技术隐患进行分析与评估,进而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在建设工程的施工中开展控制活动。结合绿色施工管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方式进行风险识别[3]。注重施工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创新,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估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规范性,推动绿色施工管理持续发展。

  在建筑施工中,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对建筑施工设备,应该定期进行相关的保养、维修、备件和检查工作,制定相关的维修预防机制,确保建筑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优化和创新施工安全管理的流程。对设备进行故障与功能的分析,确定建筑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收集相关的数据,制定预防性维修制度,合理科学的对设备维修工作进行安排,坚持管理与维护并重,加大对预防工作的开展。对于预防性维修制度能够定期对相关的设备进行维修,并且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修理,修理过程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零件和部位进行维护。做好仪器的技术创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建筑施工管理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施工管理创新和绿色施工管理分析,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能够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和创新水平,推动绿色施工管理可持续发展。

  [1]黄文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J].建设科技,2013,08(16):36-45.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每年竣工的房屋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城镇现有建筑面积430亿平方米,并且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建筑物在建造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非常大,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的三大用能领域之一。房地产的发展对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房地产开发建造及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已占到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房地产开发的商业建筑约占我国建筑总量的25.4%,但其能耗几乎是住宅10-15倍。

  发展绿色建筑意义重大。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建筑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建筑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

  绿色建筑的理念最先是由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在60年代提出。伴随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绿色建筑理论被正式确立。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也得到了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支持,对绿色建筑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

  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市场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基础性促进作用,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其经典教科书经济学中指出:“市场经济是一个精巧的机构,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无意识地协调着生产者、消费者及其活动”。在成熟的市场机制下,市场的需求才是绿色建筑得以推广的根本动力。

  在成熟的市场机制下,市场对推广绿色建筑的促进作用是基础性的。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在现实中,常常会出现市场机制不能或难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现象,即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纠正市场失灵,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绿色建筑具有外部效应。绿色建筑不仅对企业或业主本身有好处,也给社会中其他的主体带来的节能、环保等外部效应。社会无成本的分享了绿色建筑产品的外部效益,因而绿色建筑产品的有效供给往往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绿色建筑活动的外部效应是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只有政府加以干预调节,通过经济政策、激励型措施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由于绿色建筑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市场难以提供或难以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这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譬如给予绿色建筑优惠的税收政策,提高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推广绿色建筑中的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不足。

  绿色建筑的推广工作其实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内部存在着政府、开发商、建筑师、业主以及承包商等主体。在这个系统中,各主体为了各自的利益,会出现信息不畅通、作用不协调等系统失灵现象。作为一个系统,绿色建筑的发展既取决于单个主体发挥作用的状况,更取决于这些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要求政府进行干预。但正如市场不是万能的一样,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在对绿色建筑的干预过程中会出现干预过度或干预不足的现象,也就是政府自身失灵问题。政府失灵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政府干预过度;二是政府干预不足。

  我国推行绿色建筑战略是在国家战略发展的背景下逐步进行的。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国家相关战略的背景下,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2005 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作为11 个重点领域之一,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中,“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是五个优先发展的主题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和实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等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相继,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正式启动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结束了我国依赖国外标准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的历史。

  2005 年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有关部委每年召开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大会主要交流、展示国内外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和成功案例,研讨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政策措施、评价体系和检测标识,分享国际国内发展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新经验,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深入开展。大会已成为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传播交流新技术、新产品、新经验,加强国际合作的宣传、交流和示范的平台。

  2004 年,原建设部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绿色建筑创新奖分为工程类项目奖和技术与产品类项目奖,为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及其技术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 年7 月,“百项绿色建筑与百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启动,旨在通过这项工程形成一批以科技为先导、节能减排为重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近年来,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9 年底,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达到2 000 多万m2,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9%,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0%。北方采暖地区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共计10 949 万m2,可形成年节约75 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200 万t。

  4.2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准则》等绿色建筑及施工评价标准。

  4.3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符合我国国情,与上述现行的标准和规范相一致,欠妥之处应尽快改进。评估体系除定性指标外,还应尽可能多地采纳定量指标,适当考虑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结果的相对客观公正性,用以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

  4.4因地制宜地制定标准。要充分考虑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全国范围内划分若干类地区,让评估体系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需要,使评估体系兼具综合性和独特性。

  绿色建筑的理念是贯穿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它不仅要求建筑设计者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还要求施工单位、业主、管理者、使用者等与建筑有关的所有单位或个人都有绿色意识,并将这一意识贯彻与建筑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中。绿色建筑还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衡量建筑时衡量建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对其内部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衡量的内容不仅有建筑的物理性能,还涵盖着一部分的人文和社会观念。

  目前全球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主要有美国LEEDTM认证体系、英国BREE-AM 、加拿大GbTool评估体系、日本CASBEE评价体系和中国的GBES评估系统,另外还有法国的ESCALE评估体系、澳大利亚的NABERS环境评价体系和德国的生态建筑导则LNB。

  各国不同类型的评估体系虽都是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为理念建立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根据区域内的具体社会、自然、人文等情况,不同的评估体系在实践中各有不同,按主要目的来分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及决策支持工具、分析对比与性能评价工具和综合工具三种。

  作为建筑设计及决策支持工具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主要是针对建筑的设计方案或者新建筑建立的,它强调的是将绿色理念加筑在建筑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推荐具体的技术、管理方式等手段辅助设计和决策,促使建筑的实施者不断地调整方案,直到达到最终的目标。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TM就属于此种。

  澳大利亚NABERS环境评价体系、瑞典的Ecoeffect评估体系等是在分析对比与性能评价工具的范畴内的,与美国LEEDTM不同的是这种评估体系更注重考察结果,在实践运用中,通常是采用实测、调查等手段对不同的建筑进行对比,鉴定建筑的真实性能。

  综合工具类的评估体系是以上两种工具的结合,它通过系统的结构对建筑的设计方案,新建筑以及使用建筑进行辅助设计和性能评价等,英国的BREE-AM即属于综合工具类,美国的LEEDTM也正在进行分册编写,以发展到综合工具的领域内。

  由于经济、人文、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不同,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在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上与发达国家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外的评估认证体系一般是由承包整个项目设计的综合性的建筑公司对建筑的策划、设计、施工复负责,在建筑过程中设计单位占主导,其评估体系主要对最终的结果进行控制。而在我国,建筑施工从开发到设计、施工、运营各个环节的职责划分都很明确,评价体系对建筑建设的主要阶段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建筑全过程的控制。这里就以美国LEED认证体系为代表,来对中外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进行对比。

  LEED的版本众多,评估面对不同的对象,简单上其对象可以分为六大类。分别面向新建筑和改造建筑的LEED-NC、面向既有建筑的LEED-EB、面向商业建筑租赁空间的LEED-CI、面向租赁商业建筑的LEED-CS、面向别墅以及不超过三层的居民建筑的LEED-H和面向区域规划设计的LEED-ND。

  LEED通过对认证要素的评价,对每个要素进行打分,以分数来确定等级,共有白金级、金级、银级和认证级四个等级。以LEED-NC为例,其总分为100分,认证级别分别为40~49,认证级;50~59,银级;60~79,金级;80分以上为白金级,在这一认证中有时会加创新设计与区域性的附加分10分,认证之后,颁布相对应的认证证书和标志。

  LEED的认证是商业性的行为,在认证的过程中会收取费用,认证为自愿认证,通过在网上注册、提交资料和认证费用之后,经过认证预审、补充资料和资料的审查过程颁发相关的认证证书和标志,须认证方还可以对认证结果进行申诉。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是2006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主编的。

  GBES评价体系主要是对住宅建筑以及包括宾馆、商场等公共类的建筑进行评价,评价涵盖从规划到运营的全程,评价的指标有:①节地与室外环境;②节能与能源利用;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⑤室内环境质量;⑥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

  GBES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六个指标的43项一般项和43个优选项对建筑进行评价,并按照评估结果分为1星、2星和3星三个等级。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六个指标相对均衡,从理念上来说,其经过认证的建筑更符合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GBES的评价标识根据建筑部的通知,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两种。前者既有证书又有标志,后者则只有证书。评价由建筑物业主单位和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申请,由受委托的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成立绿标办对其进行评价,并对经过评价的建筑颁发相应的证书和标志。

  由以上对比可以得知,两大体系都是为了规范绿色建筑评价而建立的,其评价认证也都是自愿的,涵盖的内容也都大致相同,主要针对了环保和节能,但在LEED的认证体系的评价项不如GBES均衡,易造成对绿色建筑概念理解的偏差,而两大体系最大的差别在于GBES是国家标准,有设计标识和评价标识,而LEED是协会标准,仅有认证标识。两大体系虽各有不同,却并无优劣之分,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刘昌平.我国绿色建筑工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建筑设计管理,2012(12).

  [2]倪铁兰.以德国为例居住区评价体系初探[J].中外建筑,2011(11).

  leed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所组织的,对美国现有建筑进行生态评估的一套评价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地评估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胜建筑的评价认证体系,leed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并日趋成熟。我国人口众多,平均资源占有量少,能源消耗量大。而仅建筑能源消耗量就占据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由此看来,在我国推行绿色建筑,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势在必行。

  系统地评价一个建筑是否达到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建立明确的评价认证系统,以检测设计所达到的绿色环保效果,衡量建筑所能实现的生态效益。目前,全球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达到20多个,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之中。leed被认为是其中最完善、最具影响力的评估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目前,leed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结合我国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利用leed评价体系,从中寻找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之路。

  1993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成立。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其成员涵盖了建设领域的各个部门,包括设计公司、施工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和公用部门等。委员会在1995年即开始研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于1998年8月usgbc首脑会议上正式推出leed1.0版本,且在2000年3月更新了它的2.0版本。

  usgbc在经过初步实践和测评后,很快意识到推动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 科学 合理的系统来定义和评估绿色建筑。于是,usgbc开始对已有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并分别于2002年11月、2005年11月了leed2.1和leed2.2版本。但是此时的leed还仅仅针对新建建筑和重大改造项目,随着leed的不断成熟和发展,逐渐发展为涵盖6种针对不同建筑产品又相互联系的绿色评价体系(见图1),包括leed-nc(适用于新建建筑和重大项目改造)、leed-eb(适用于既有建筑)、leed-ci(适用于商业建筑)、leed-cs(适用于建筑结构与外壳)、leed for homes(适用于绿色生态住宅)和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适用于可持续性社区开发)。

  这6种leed产品,都细致的考虑了建筑项目之问的差异和实践状况,同时又秉承同样严格和一致的评估标准。各个项目都有自己的专业编撰小组,同时各小组也需要通过相互沟通来保证评价系统的连续性和贯通性,且最终都需通过leed指导委员审阅。每一项产品在推出之前,都必须面向所有usgbc的会员公开进行项目试验和最终投票,通过才被批准予以发行。作为一个开放式发展的评价体系,各个分支评价体系都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发展,以获得与建筑市场同步前进。同时,客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申请适于自己建筑项目的leed认证。如leed-eb不仅仅局限于既有建筑的申请,已通过leei~nc认证的建筑项目也可以继续申请leed-eb。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又被称作开发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起初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估的要求而推出的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随着不断地更新和发展,逐渐通行于全球。leed为提高建筑环境和 经济 性能提供详细参考标准,从建筑全寿命视角对建筑整体环境性能提供评测。

  leed的评估认证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以leed2.0为例,评估流程如图2所示。

  首先是登记阶段,申请评估的项目可通过邮寄或网上在线登记的方式申请评估,usgbc鼓励项目在预设计阶段就进行申请。然后是支持阶段,usgbc通过leed官方网站或其他途径向申请者提供参考指导和评分细则,帮助设计者解决在满足各种具体的前提和得分要求时所遇到的问题。第三步是usgbc根据申请者所提交的文件,对项目进行认证。

  leed从可持续场地选择、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保护环境、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这几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估,评判其对环境的影响。其中,可持续场地选择约占总评分的20%,有效利用水资源占7%,能源与环境占25%,材料和资源占19%,室内环境质量占22%,创新设计占7%(见表1)。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虽然体系庞大但系统分明,在每个评估项目中,leed都提出前提条件和可能的得分条款。项目首先必须满足每个评估项中规定的前提条件,然后可根据每个得分点的相关规定对建筑进行评估打分。同时为了方便使用者深入了解该体系,leed编制有详细的技术导则和手册。如在每一个得分条款中又包含评估目的、要求、提交文件和可能的技术和策略,详细阐明了绿色建筑各相关技术内容和实施措施及路线,并给予了成熟案例以指导。最终,将所有评估项所得分数相加就可得到建筑最终分数,满分为69分,52分以上可获得铂金认证,39分-51分为金质认证,33分~38分为银质认证,26分~32分为一般认证。

  由于leed有着非常完整的认证体系,整个体系内容包括专业人员认证、提供服务支持、培训,第三方认证等。认证程序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方便快捷。leed在h前国际上各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最为完善、最具有影响力。根据usgbc的统计,截止至2008年l0月,全球共2024个项目获得leed认证,占地面积25920万m2。全球已有14240栋各类建筑申请leed的评估,而已经获得leed各级认证标志的有1148个。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给于环境与资源影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人类的大量行为发生在建筑系统之中,因此,建筑系统是生物圈中一个重要的能量与物质材料的流动环节。建筑系统在其全寿命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有很多消极影响,有数据表明,世界1/6净水供应给建筑,建筑消耗掉1/4的木材,消耗掉2/5的材料与能量。一个建筑使用6年所消耗的能量相当这个建筑建造阶段所消费的能量。建筑对环境的累积性影响,使其对民用建筑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必须要遵循全过程控制原则。从国际和国内实践看,分散型环境管理体制会产生的一些管理上的盲区,也就难于贯彻全过程管理原则。在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环保工作统一监督管理机构,不仅需要在其职权范围内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还要研究制定建筑工程的环境政策。而环境政策的制定又会给建筑师的建筑创作提出新的挑战。

  建筑体系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建,现在普遍称生态建筑或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体系的界定原则,不在于它是否应用了某种绿色设计的技术方法,而是要从以下两个观点考虑它是否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时间上,要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建筑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考虑;在空间上,要从建筑材料及建筑使用功能,对室内、室外,对局地、区域及至全球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考虑。只有在这两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建筑体系(设立标准才能定量化,但这个标准应是立足在当前技术经济水平下的认识,并应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修正提高),才能做到占用资源少(节约型、低消耗)、环境负荷小(少排放、低污染)、可循环率大(重复利用、可再生)。因此,应该说绿色建筑体系是符合生态调控规律的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的发展,可以大大减少或消除建筑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些公认的生态型建筑典范高成本的摩天大楼,被冠以“生态之塔”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低成本的荷兰林业与自然研究院办公楼(IBN-DLO)。我国首栋生态办公样板楼已在上海莘庄建成。对于一些生态建筑的认可是有科学根据,并不能一味的商业炒作。

  国际上十余年的探讨与实践,对绿色建筑体系建立了各种评估标准。各国的评估体系原则上是一致的,但强调的重点,以及评估的方法各有特色。评估体系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到本国国情,包括气候、资源,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国际绿色建筑的主要评价体系有: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加拿大的GBTool,法国的ESCALE,挪威的Eco Profile以及荷兰的Eco-Quantum等。

  评价目标一般包括环境、健康、经济三个方面,其中环境主要考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具体涉及能源、水、材料、土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健康主要涉及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室内环境质量等因素,经济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和回报等。

  评价项目对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的重点内容。其中规划:包括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选址规划、场地设计、交通规划等:主体设计:意在改进建筑绿色生态性能的手法等:管理考虑绿色建筑的施工管理和使用管理等。最后以不同的级别来反映建筑的绿色水平。

  我国目前现有的评估标准有两种一个是《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另一个是《奥运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应该说还是刚刚开始,也有了一些评估实践,并逐步为开发商所关注。可以说,评估的建立与发展反映了对绿色建筑的理性认识。

  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我国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也在其中(表1)。

  一般建设项目的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在定性上,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包括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这一阶段是最关键的,解决的空间也最大,如果项目从立项就开始以绿色建筑为目标,那么将会得到一个更为满意的建筑产品。现在对于一般民用建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焦点在污染问题(见表2)。但随着我们认识的发展,可以考虑扩充一些环境评价内容。

  对建筑开展环评报告的内容可以参考绿色建筑评估来制定,由于处在项目的策划阶段,所以不可能达到的绿色建筑评估的深度,评估主要是针对绿色建筑的目标是否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要求,以及措施是否有效进行评述、预测和建议。

  任何建设项目都是多目标的体系,建筑工程项目也不例外,因此评价时也应该考虑多目标的评价方法。存在多目标,就要研究如何正确选择评价因子和各因子的权重。如可以应用费用一效益(BCA)分析方法:此外,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CC)可以更好地揭示和理解与建筑相关的费用。往往是较低的前期投入,会得到建筑系统整个寿命期间高得多的收益,因此这应该是项目前期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方法。

  最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清华大学985科研项目资助的课题“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BEPAS),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环评进行了方法论的探讨。将一次花费和今后花费的经济指标与污染度建立了联系,建立起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但是,它建立的评价模型目前主要针对的是施工图设计阶段。那么或许对于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再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会更全面,但根据各项法律的规定,环保部门的管理主要着眼于在基本建设程序中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只是项目策划阶段,可能不会达到类似BEPAS这种方法的深度。但可以借鉴BEPAS的评价思路,简化其方法中部分定量的内容。

  根据环评法规的内容(见表3),结合绿色建筑概念,笔者认为,对于民用建筑环评应扩充一些内容(必要但可能不全面)(见表4):

  针对生态建筑的目标是否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要求,以及措施是否有效进行评述、预测和建议。评价的时间跨度至少是50年。

  产过程、生产和消费群体。管理手段的设计需要考虑产业产品的特征,以方便政策的执行。作为一种产品,民用建筑有几个主要特点 (1)长寿命周期;(2)需要长期的外部供应:(3)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差异性(如能源使用效率):(4)产品和生产过程有空间固定特征,(5)高资本费用等。

  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还缺少对生态建筑实现的政策手段,只要我们对建筑系统的环境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就应该而且完全可能在目前实施的环境管理程序中给予政策诱导与控制。

  环境保护部门对建筑业的管理在现阶段要有三个新目标,政策手段也将围绕着这三个目标进行设计:

  我们可以借鉴其他行业中实施的一些环境政策手段达到促进绿色建筑的目的。(见表5)

  荷兰住宅、空间规划及环境部1999年推出了专门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2000―2004五年规划,并命名为“稳固的植入(Firmly Embedding)”,意在把可持续建筑的思想植入政府部门和建设相关方,采取循序渐进的诱导方式,政策手段以市场驱动为主。

  政策刺激在三个领域(1)能源有效利用,包含建筑业对履行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协议的贡献。特别强调现存建筑的改造。在自愿性原则下,推行能源效能工具,(2)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使得可持续建筑在城市更新区进行发展,建设、改造与拆除方法的研究,(3)从消费层次上,建筑需求者和使用者对可持续建筑的潜在影响,主要指对生活质量和公共健康方面的影响。如建筑品质中舒适度、绿色空间要求以及亲水性居住等。

  这些政策已经在建筑能源使用效率、城市建筑拆除与更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代尔夫特大学图书馆,鹿特丹Hoogvliet城区更新等。

  20世纪 60 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将Ecology和Architecture两个词语合二为一成为Arcology(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由此而生。伴随着居民对住房品质要求的提升和能源的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居住者对绿色建筑产生了兴趣并予以关注。

  绿色建筑为居住者提供更加健康、环保和卓越的居住条件的同时,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改变能源过度消耗和浪费的现状,把人类、自然和建筑做为一个整体,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各方面的和谐共处。对于绿色建筑有很多的名称,在日本被称为“环境共生建筑”;[1]在欧洲和北美,被称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还有些地方称为节能省地建筑。[2]

  在我国,绿色建筑的定义于2006 年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得到了明确。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与建造的全寿命周期内,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尽最大可能利用光能和风能等自然资源,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把人类、自然和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和谐永续发展。[3]

  与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相比,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1990 年世界上的首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英国,2000 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研发了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我国建设部于 2006 年 3 月 16 日公布了我国第一部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本标准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设计与建造的全寿命周期出发,对绿色建筑进行全面评价。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的全寿命周期中,各个方面都比一般建筑需要更高的要求,同时增加了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的风险和难度。[4]绿色建筑的风险管理时间跨度大,贯穿于设计与建造的整个寿命周期,此外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建筑的使用年限届满后,建筑材料的再利用都在考虑的范畴以内。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不高。较一般建筑而言,绿色建筑自身的节能性、环保性、地域性与宜居性等特点决定了其风险因素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更大的风险管理的难度。

  在我国从事绿色建筑开发、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匮乏,开发、设计、施工积累的经验较少,每个地区绿色建筑采取的技术都不完全相同,设计与建造的周期长,从而在绿色建筑的风险管理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不确定因素,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都存在局限性,必须实施系统的、动态的管理。

  绿色建筑风险管理是通过对绿色建筑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以达到降低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预防潜在损失的发生。绿色建筑风险管理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包括总体目标和分层目标。其中总体目标是在整体生命周期内,保证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成功;分层目标为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其中经济目标是在整体寿命周期内,通过对质量、进度、工期的控制,从而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环境目标是保证绿色建筑与环境的长期协调,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浪费,保护环境;社会目标是提高绿色建筑的形象,使公众对绿色建筑有更充分的了解,提高其认知度和认可度。[5]

  (1)绿色建筑的风险识别。绿色建筑开发的周期性较长,对质量、进度、工期的过程控制要求较高,因此对风险因素分析方面,需要长期分析和定期分析相结合。在以往的经验实践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计划,识别出风险因素和潜在损失。风险识别的方法须结合工程实际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分析,包括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面谈法、SWOT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和情景分析法等。

  绿色建筑的风险动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安全风险、自然风险、设计风险、工期风险、政策风险可能引起的成本风险,从而造成资金压力、财政危机和成本超支等潜在损失;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自然风险、工期风险等可能导致的质量风险,从而造成验收失败、工程返工、认证失败等潜在损失;绿色认证风险和环境风险可能导致的认证失败的潜在损失;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政策法规、设计风险、社会风险可能导致的工期风险,从而引起成本超支、进度压力、认证失败等潜在损失;前期策划风险可能导致费用超支、认证失败、S修困难等潜在损失;运营风险可能引起费用增加、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潜在损失;销售风险可能引起销售量下降的潜在损失。绿色建筑比一般建筑增加了绿色标志的星级认证和施工环境的过程控制,从而增加了在设计与建造的全寿命周期中的设计、施工、监理、环境等风险,导致的潜在损失包括质量不合格、安全隐患、成本超预算、认证失败等。[6]

  (2)绿色建筑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各风险因素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定性风险评价法、决策树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通过风险评估可以预计不同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而决定风险应对方法。

  (3)绿色建筑的风险应对。风险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对关键风险因素的应对,风险应对是指通过对风险的分析,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方法,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损失。其中,风险回避可以通过避免受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影响而彻底地消除风险;风险降低是利用政策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风险分担是将风险转移给资金雄厚的独立机构;风险承受是通过风险因素评估决定维持现有的风险水平。

  绿色建筑因其贯穿于设计与建造的整个寿命周期,风险管理贯穿时间跨度大,对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利用的要求高,而且结合其节能性、环保性、地域性与宜居性的特点,风险管理过程中突出了对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绿色认证的风险分析,因此,应该针对影响绿色建筑开发的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绿色认证、环境保护的风险,并结合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的行业标准要求,在后续开发过程中选用正确的措施进行应对。从而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增加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减少对绿色建筑各方面认知的不可预见性。

  [1]计永毅,张寅.中日绿色建筑发展的对比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105-108.

  [2]孙佳媚,张玉坤,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J].建筑技术,2008,39(1):63-6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0-130.

  我国绿色建筑的开发与推广仍然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从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定方面来看,我国现已拥有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但与国际上大部分评价体系一样,主要是从技术层面评价建筑的“绿色”程度,对经济合理性不做考虑。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消费者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评价的不同的立场:政府要求建筑的绿色性,消费者在无法兼顾绿色性与经济性的情况下更多地会选择经济性,而开发商只注重其投资回收与回报。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评价结果将绿色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兼顾各方的关注。

  我国现有两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它们吸收了发达国家评估体系的优点,在技术评价和过程控制方面已相当完善,但对于经济评价都未做考虑。基于利润最大化原则,项目评价自然明显倾向于能产生很高短期收获的投资,但是这些项目不一定与长期产出最大化一致,也不一定能确保产出长期持续。于是这样低成本、高利润、高能耗、高物耗的非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必然会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形成破坏。

  在与绿色建筑关系最为密切的三方(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当中,开放商和消费者都是极端关注建筑的经济合理性的,某一建筑即使达到很高的节能与环保水平,但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多于一般建筑的成本,是不可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的。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久的周期来看,政府同样必须重视绿色建设的经济性,经济合理性体现着对全社会资源的耗费最少。因此,绿色建筑的经济合理性可以说是绿色建筑的生命线。

  绿色建筑的总体效益不但包括经济效益,还应当包括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但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下,对于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的测算,虽然可以通过疾病成本法、预防性支出法等方法予以确定,但很难处为全社会各方普遍认可的量化结果,因此,可以通过对技术性指标的考核结果间接说明。

  绿色建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产生大量的增量成本和效益,其中很多数据难以收集和估算,根据合理性和易于操作的原则,所以只需收集和估算被评价的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之间所产生的成本和效益差值,用差值来完成绿色建筑项目的经济评价。

  (1)初始投资成本。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初始投资,在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和建造阶段,即项目竣工交付前产生的所有成本,运营阶段所产生的各项相关成本,建筑物使用期满后的相关费用。初始投资的评估相对于其它费用和效益准确性更高,因为有很多现行的标准和方法可以采用。

  (2)运营与维护成本。运营与维护成本包括项目运营阶段内为了保持其正常运营,发生的除资源耗费和设备更新与的一切支出。相对于其它方面的费用,运营与维护成本比较难于估算,因为不同建筑物在运行标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估算运营与维护成本,一是可以通过采取相同技术或类似设备的项目进行对比估算。二是在有大量同等类型建筑物的使用或相关设备运行前提下,可以按照不同建筑物和设备的费率标准进行运营与维护费用的测算。

  (3)资源消耗费用。在确定的环境状况下,不同的使用者,采用不同的设备所耗费的能源、水资源和材料也不尽相同,但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参数,可以估算出所耗费的能源和资源数量,再确定出资源的价格,就得出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费用。对能源消耗的测算需设定建筑所处的特定气候条件、建筑物所采用的技术,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能源消耗估算公式和图表,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模拟计算。

  (4)设备更新费用。各种设备的寿命使用年限不同,所以在建筑物运营过程中,需要对不能继续使用或经济不合理的设备进行更新,以维持建筑物的正常运转。为便于测算,设备更新费用可以按照当前同等类型的设备购买费用进行计算,而不考虑由于通货膨胀造成设备费用的上升,以及科技进步等因素造成的设备费用的降低或其他更具有经济合理性设备的出现。

  (1)经营效益。对于销售类型的绿色建筑,最主要的经济效益产是由运营阶段能源资源的节约所带来的。对于使用者来说较高投入带来了更高的回报,通过对能源与资源节约量的测算,就可以得出项目产生的经营效益。

  (2)残余价值。残余价值是指当建筑物使用寿命期满后,该项资产处置所获得的收益和发生的费用的差额。一般应当根据各项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估算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确定了成本和效益的范围、数额后,就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及财务净现值等方法测算出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本文在绿色建筑的大课题之下,着重针对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的跨国项目中的风险评估进行探讨研究。在阐述绿色建筑与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对比了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专家商磋和数学建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估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重要风险因素。希望能激发更多对相关课题和领域的探索,又能够为跨国项目中的企业提供一些风险评估的相关参考。

  在全球城市化发展的高速进程下,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状况,并进行深刻反思: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特征的粗放式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忽视自然资源的限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速的经济发展,遭到众多的质疑?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论点被相继提出。

  中国能源整体消费状况显示,建筑业、工业、交通三大高能耗领域占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其中建筑业几乎占到50%,远高于运输业和工业领域。据住建部预测,受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2005到2020年的15年间,中国的城市建筑新增面积将达到150-200亿m2。[1]基于建筑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以及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前景,建造、推广绿色建筑成为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它能够缓解建筑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矛盾,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登陆中国,带来成功的建造经验,促进绿色建筑领域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完善,进一步增强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依据我国的国情,必须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正确评估,当然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种种未能及时预见的阻碍,影响绿色建筑项目的顺利建造。本文意在对比国内外的绿色建筑发展情况,对国外企业在中国的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提出一些看法建议,督促施工企业能够对中国的绿色建筑有更加准确的风险评估,并尽快转换角色,投入到中国城市建设的浪潮之中。

  国外对绿色建筑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起步较早,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案,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确立。

  上世纪90年代之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轨。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内容;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2]目前,国外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成本节约、技术科研、市场推广等诸多方面。

  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绿色建筑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入我国。1996年,我国在“九五”发展计划中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作为重点研究;建设部于2001年正式启动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2002年底,国家科技部立项,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研究,推出《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GOBAS(Green Olympic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2004年设立的“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标志着我国真正地进入绿色建筑的推广阶段。

  2006年3月,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年10月,建设部和科技部共同颁布《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此后,相继出台一系列规范,逐步完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目前,国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还停留在绿色建筑的内涵、相关政策和评价标准等问题上,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方向,国内的绿色建筑研究还有相当多的领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国外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美国学者布莱克及蒙顿率先建立一个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的包括互相不信任的行为、员工间的冲突行为等各种可能引起风险的行为进行研究。“风险管理”一词是在美国学者格拉尔的调查报告《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阶段》(1952年)中被首次提出。1955至1964年间,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风险管理正式诞生,风险管理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984年,Tyebjee & Brun率先在定性阐述评价准则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法得出美国第一个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模型。此后,许多学者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为建设项目成功识别、规避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不安风险因素。

  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研究起步依然较国际晚,对于风险问题的研究是始于风险决策。80年代初,周士富教授首次在论文中提出使用“风险”一词。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风险管理研究的开始,其理论体系的确立,为后续学者、专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风险管理日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

  《大且绿――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性建筑》一书,将绿色建筑定义为:通过节约资源和关注使用者的健康,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建筑,其特点是有舒适和优美的环境。[3]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则明确定义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4]

  “绿色”概念即3R 概念:①减少环境污染(Reducing environment pollution);②减少资源消耗(Reducing resource use);③减少能源消耗(Reducing energy source use)。绿色建筑区别于普通建筑的内涵,即保证建筑物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兼顾建筑物本身的坚固、实用、美观要求的同时,又要求建筑物本身及其建造过程具有高资源利用率、低能耗、污染少等特点。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内的延伸,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绿色建筑的基础思想是以人为本,极力提倡人、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发展,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绿色建筑的概念贯穿全寿命周期,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阶段工作复杂等特点。区别于一般建筑主要在施工以及使用阶段需考虑其社会影响,绿色建筑从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再到项目的回收利用,这整个寿命周期都与人类、自然和社会有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在建造中应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绿色建筑的建造对绿色技术有较大依赖,必须有先进的绿色技术提供支撑,其最终的效益良莠不齐,也由权威的评价体系进行鉴定检验,区别于普通的建筑项目建造。可引入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由绿色专项咨询工程师负责绿色目标方面的监理实施。

  绿色建筑收益主要来源于建筑后期使用中的成本节约,以及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绿色设计可带来的财政收益――节省能源、促进就业以及国内生产力增益――在建筑物的有效生命期内(50年)大概每年每平方英尺可节省50至70美元,这将是兴建绿色建筑所需额外费用的10倍。[5]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正与普通建筑逐步拉近,绿色建筑的未来价值潜力无限。

  风险是指发生某种损失的不确定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可能存在的经济损失种类不确定;二是这种损失是否存在是不确定的。

  风险具有客观性、突发性、多变性和无形性等,总是客观存在于工程项目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不确定性给风险的防范增加多重难度。风险一旦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又是事先难以准确估量的,不可轻易忽视。加之,绿色建筑在理论及其应用实践上,未形成成熟的建造体系。全生命周期来看,从前期的规划决策到最终的资源回收,环节越多,不可控因素也就越复杂,其风险相对普通建筑要大得多、难的多,风险识别评估环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风险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破坏,努力防范、减少、转移和分散风险,最终实现消除或减少风险的存在,顺利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美国系统工程研究所把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跟踪、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沟通。本文着重风险的分析评估方法。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分为定性、定量分析,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等。

  自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以后,各国纷纷开始重视推动降低能源消耗的决策。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制定节能的法律法规、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推行经济激励政策。列举美、英、日三国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普遍做法。

  美国大部分州目前执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建立并推广至今。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LEED是目前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LEED强调建筑在整体、综合性能方面达到建筑的绿色化要求,很少设置硬性指标,各指标间可通过调整形成相互补充,它考虑各地的实际差异。[6]其评估体系大框架由五大方面构成:可持续建筑场址、水资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大气、资源与材料、室内空气质量;将通过评估的建筑分为铂金级、金级、银级和认证级四个认证等级。由于采用的是第三方认证机制,增加了这一体系的信誉度和权威性。

  美国除出台相关强制性的法律以外,也强调自愿性的项目。比如,美国在1998年启动的“能源之星”项目,激励节约能源方面做出的贡献。它作为一种节能的认证标识,包括建筑物的节能和运行管理两个方面。“能源之星”解决了消费者与开发商间的信息不对等,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绿色建筑。

  英国作为较早发展绿色建筑的国家之一,其推广手段是以强制性为主。《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作为全球首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由英国建筑研究中心(BRE)于1990年提出。BREEAM采取“因地制宜、平衡效益”的核心理念,它是全球唯一兼具“国际化”和“本地化”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6]BREEAM涉及9个方面的内容:管理、健康和舒适、能源、交通、水、材料、土地利用含生态、垃圾、污染,由至少要有两位注册评估师对绿色建筑项目出具评估报告,并根据总体综合打分和评级(通过、良好、优秀、优异或杰出)。

  2002年,日本国内由政府、企业和学者联合成立的“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价研究委员会”,创建亚洲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估体系(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mental Efficiency)》。改评价体系以各种用途、规模的建筑物作为评价对象,试图评价建筑物在限定的环境性能下,通过措施降低环境负荷的效果。分为“建筑环境性能、质量”与“建筑环境负荷的减少”两个主要部分,采用5分评价制,满足最低要求评为1分,达到一般水平评为3分。

  与“能源之星”相类似的,日本政府施行了环保积分政策。两者都是自愿性政策,不同之处在于:“能源之星”是针对节能产品与建筑的标识,而住宅环保积分是在民众修建改造环保住宅时获得,积分可用于兑换购买券,是一项激励民众消费的政策。

  国内目前并没有形成像LEED这样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绿色建筑评估主要依据的是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该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以下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其中具体指标由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部分构成,将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是我国学者首次提出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这套体系对绿色建筑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涉及项目招标、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并分别从环境、能源、水资源、材料、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但这一体系仅针对奥运建筑进行评估,还不能推广至所有类型绿色建筑。

  实际的运行中对法律标准解读因人而异,名为达标的绿色建筑实则不能完全达到绿色节能减排效益的建筑难免存在。绿色建筑不能够准确评估,缺少政策保障,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风险。除此之外,有关政府和部门还未出台一些对开发商和消费者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

  国内绿色建筑发展仍处在一个摸索前进的阶段,目前实行的法律法规从数量、涵盖范围看急缺广度,且完整性、系统性看更缺深度。这一国情给中国绿色建筑建造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对于刚刚进军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来说,还不能够掌握中国的市场,一时难以实现由原本外国建造背景下的认知向中国市场大环境下的绿色建筑行情认识的大转弯。

  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尚未被提出,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认证仍较多的采用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虽然国内绿色建筑起步较晚,但年均的认证建筑增长数量还是不容小觑的。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中国大陆通过美国认证注册的项目总数已达到个1638个,累计9622万平方米,去年增长数在除美国的海外国家之中位列第二。[7]

  中国大陆与其他国家地区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绿色建筑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而这一庞大的市场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促使世界各国的优秀绿色建筑建造企业来中国进行投资建设。再看时间上的纵向发展,近十多年中,中国大陆地区绿色建筑注册认证数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态势。绿色建筑在中国的行情不仅仅是前景展现,关键论证了其续航力十足。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吸引到这一领域中来。

  绿色建筑除了一般项目所具有的普通风险因素以外,还有着特殊的绿色风险因素。本文主要是针对国外施工企业承包商的角度,探讨绿色建筑项目相关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

  提出影响承包商在绿色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风险。根据本文关于绿色建筑以及风险管理相关概念的阐述,以及对于国内外绿色建筑行业概况对比,针对国外施工企业的特殊条件,对一些可能被忽略的重要因素进行强调。

  本文将着重分析承包商的风险与外部风险,按风险内容分成:政治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万欣、秦旋在其《基于实证研究的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8]一文中通过专家访谈,识别出影响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62项风险因素构建风险清单。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手段得出风险重要性排名前15的关键因素。文中与承包商有关重要风险如:承包商管理能力差、缺乏有绿色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等,不仅适用于普通绿色建筑项目中的承包商,也同样适用于外国的施工企业。这些因素与两者分别的关联性差异也不尽相同,将被纳入清单之中。

  诸如“缺乏与设计单位沟通、配合”风险,虽对普通企业的影响不大,但国外施工企业的施工模式、管理模式不同于国内的企业,不能和各相关方顺利沟通、配合,将可能对绿色建筑的项目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风险。综合考虑将其纳入到风险清单。

  绿色建筑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阶段工作复杂等特点,对企业自身的资金储备与周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资金风险”列风险清单之中。同时增加“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相关的风险等未涉及的风险因素。

  自然风险的适用范围较广,包括绿色建筑项目与其他的普通建筑项目。因此,这类风险在本文中将不予讨论,突出针对外企与绿色建筑项目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为主。

  提出风险清单,将以此进行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本文综合三种类型共13个风险因素建立评价模型。三大类型为:管理技术风险因素、政策法律风险因素和经济市场风险因素。

  管理技术风险包含有7个风险因素:绿色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有限、成本估计偏差、工期风险、安全风险、缺少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等经验人员、对业主的绿色要求理解偏差、与设计单位/分包商/监理单位协调不到位。

  政策法律风险包含3个风险因素: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变化、缺乏绿色建筑保障制度。

  经济市场风险包含3个风险因素:外汇风险、企业资金风险、建材、设备价格风险。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提出的。先后被应用于多方面研究领域,成为现今重要的决策分析方法之一。层次分析法将与决策有较大关联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具体层次,属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决策方法,广泛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把研究问题所含的要素进行分组,每一组为一个层次,按照:最高层(目标层)、若干中间层(准则层)、最低层(措施层)的次序排列起来。

  最关键的步骤是构造判断矩阵,即针对上一层次中的某元素而言,评定该层次中各有关元素相对重要性程度的判断,矩阵形式为:

  根据“1~9比率标度方法”(如表5-1),对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赋值,完善判断矩阵。一般而言,表中赋值是根据数据资料、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认识,三者加以平衡后给出的。

  层次单排序可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问题,即对判断矩阵Ak,计算满足

  层次单排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本层次与上层次中的某元素有联系的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值。这一求解过程可借助YAAHP软件进行辅助计算以减少计算量。

  在上述(5.3)式中,当CI=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CI愈大,就表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

  (2)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值见表5-2。

  最后进行多层次的排序,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出针对上一层次而言的本层次所有元素的重要性权重值。

  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中,还有层次总排序,是针对具体的方案层而言的,即判断各方案在这些措施层面下的效益总和,从而进一步进行方案的优选决策。本次的模型构建,没有涉及具体的方案选择,故不需要用到层次总排序,具体的排序方法不再赘述。

  以评估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风险为决策目标,前文列出的风险因素清单建立准则层与措施层。层次结构模型如图5.1。

  考虑到问卷调查法的调查结果具有较好的普遍性,对于调查对象的身份及其权威性难以把控。为避免各种偏差数据影响到最终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故在此处改用专家的方式,缩小调查对象人群分布,提高权威性。

  通过对数位专家的,综合多方意见,获得影响绿色建筑各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标度,如表5-3、表5-4、表5-5和表5-6。

  综合准则层与措施层的权重,进行多层次间的排序,计算最终权重,获得总风险排名如表5-7。

  由表5-7可知,企业自身“绿色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有限”、“缺少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等经验人员”、及“资金风险”三个风险因素分别位列风险因素排名的前三位。政策法律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一风险排在第六位。由此可见,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技术与经验人员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影响较大,如建材、设备价格和保障制度这类外部因素则相对影响较小。因而,国外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中应更多地重视绿色施工技术方面的风险,及时制定规避风险的相关措施。

  一般项目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防范、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四种方法,而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

  企业在管理与技术上的风险是众多风险之中相对重要的风险类型。对这一类型的风险防范要求企业应重视与绿色建筑相关经验人员的聘用和专业培养,提升企业整体业务水平。或是可以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在具体的绿色建筑项目中,与有资质的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公司协作,指导项目中与绿色施工技术相关的建造工艺。企业还应注意对工程质量的标准、工程款结算的方式和时间、工程量清单等的核实进度,对施工成本应进行详细认真的核算,避免陷于被动。

  外国企业刚接触中国绿色建筑项目时,就应对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总体上把握。在合同签订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核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绿色建筑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企业应关注政府政策决策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由于工程项目风险中存在着不少不可控风险,可通过合理利用一些金融工具,即通过增加承担项目风险的相关利益人,实现降低工程项目中单位个体风险的目的来分解风险、降低风险;在资金储备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各种市场价格等因素的波动,提前预留出必要备用的资金,从容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与损失。

  1.通过对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说明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针对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与行情的对比,总结出我国绿色建筑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研究。

  2.结合绿色建筑特色,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将影响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层次的权重赋值,计算其最终权重,得出影响外国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中的三项关键影响因素:“绿色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有限”、“缺少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等经验人员”和“企业资金风险”。

  3.在风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对风险的防范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希望企业在绿色建筑项目中重视风险的规避,保障绿色建筑项目的顺利建造。

  [1] 世界银行.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戴维・纪森著.大且绿(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性建筑).林耕,刘宪,姚小琴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6] 谢福泉,黄丽华.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及启示[J].绿色科技,2013.1:261-263.

  2l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Eco1ogy)和建筑学(A r c h i t e c t u r 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